拉丁學(xué)名:Meconopsis punicea Maxim.
科屬:罌粟科綠絨蒿屬
保護(hù)等級:國家二級保護(hù)植物。
形態(tài)學(xué)特征:多年生草本,高30-75厘米,基部蓋以宿存的葉基,其上密被淡黃色或棕褐色、具多短分枝的剛毛。須根纖維狀。葉全部基生,蓮座狀,葉片倒披針形或狹倒卵形,長3-18厘米,寬1-4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漸狹,下延人葉柄,邊緣全緣,兩面密被淡黃色或棕褐色、具多短分枝的剛毛,明顯具數(shù)條縱脈;葉柄長6-34厘米,基部略擴(kuò)大成鞘。花葶1-6,從蓮座葉叢中生出,通常具肋,被棕黃色、具分枝且反折的剛毛。花單生于基生花葶上,下垂;花芽卵形;萼片卵形,長1.5-4厘米,外面密被淡黃色或棕褐色、具分枝的剛毛;花瓣4,有時6,橢圓形,長3-10厘米,寬1.5-5厘米,先端急尖或圓,深紅色;花絲條形,長1-3厘米,寬2-2.5毫米,扁平,粉紅色,花藥長圓形,長3-4毫米,黃色;子房寬長圓形或卵形,長1-3厘米,密被淡黃色、具分枝的剛毛,花柱極短,柱頭4-6圓裂。蒴果橢圓狀長圓形,長1.8-2.5厘米,粗1-1.3厘米,無毛或密被淡黃色、具分枝的剛毛,4-6瓣自頂端微裂。種子密具乳突。
花果期:花果期6-9月。
生長環(huán)境及分布:產(chǎn)四川西北部、西藏東北部、青海東南部和甘肅西南部,生于海拔2800-4300米的山坡草地。
景區(qū)內(nèi)常見于索道下站鴻運(yùn)坡棧道附近和洛格斯牧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