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電影《紅色土司》攝制組一行抵達達古冰山景區取景。值得關注的是這部電影是我國首部羌族紅色題材院線電影。據該片青年導演藝兮介紹,在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涼山州“彝海結盟”的紅色佳話早已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甘孜州格達活佛為紅軍籌糧獻路的紅色史話也成為了少數民族地區各族人民積極支援紅軍,參加紅軍的紅色歷史見證。相信《紅色土司》的問世,可以彌補紅軍長征史上一個重要史實。
《紅色土司》系阿壩州本土羌族作家、羌文化學者葉星光在其編纂的《安登榜傳》和傾注其數年心血創作的文學作品《爾瑪魂》基礎上改編而成,后又經著名編劇姜華反復修改,精心打磨,劇本不失為精品力作,更顯彌足珍貴。雖幾經波折,然今日終塵埃落定?!都t色土司》取材于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借道羌區北上抗日期間的一段可歌可泣的珍貴史實,客觀、真實再現了松潘鎮坪呷竹寺羌族土司安登榜平凡而又光輝的一生。
而此次攝制組選中達古冰山景區取景,是因為在四川乃至全國來看,有著厚重紅色文化的4A級景區不多,而達古冰山景區就是其中一個。從1935年到1936年,紅軍長征途中翻越了五座大雪山,其中有三座都是在黑水縣境內,它們分別是雅克夏雪山、昌德雪山和達古雪山,而昌德雪山和達古雪山就位于達古冰山景區內。
當年,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曾到過這里,并在達古雪山下召開了著名的“毛爾蓋會議”。如今在這里,你還能看到一座名叫紅軍橋的廊橋,那可是紅軍當年翻越達古雪山北上毛爾蓋的重要路徑。這紅軍橋不僅在長征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也是本地三達古藏族同胞們生活的交通要道。而說到三達古,不得不提到的是,在黑水方言中,“達古”的意思為“一條寬而深的美麗深溝”。
達古冰山景區位于2300米――5100米之間,隨海拔次第升高,各類景觀蔚為壯觀。保留有規模宏大的第四紀古冰川遺跡,轉瞬之間,恍惚千年。湛藍的天空下,連綿起伏的雪山掛在天際,高原湖泊星羅棋布,林海雪原生機怏然,云系山腰、層林盡染、炊煙繚繞……構成了一幅幅人與自然相融相生的精美畫卷。冰川鏡湖輝映,自然景觀萬千,野生動物多樣,民俗風情濃郁,人與自然和諧,在阿壩州“全域、全時、多元”旅游二次創業中,“圣潔冰山•多彩黑水”令人心馳神往! 景區先后評為最佳生態旅游目的地、最具有吸引力新美景、四川最佳休閑避暑勝地、四川最佳度假旅游目的地、四川最值得期待旅游目的地、最佳紅葉觀賞目的地、中國彩色冰山、圣潔冰山,多彩黑水、中國彩林之鄉核心區、最佳婚紗攝影基地等多項殊榮。同時也是央視紀錄片《長征》、電視劇《雪震》、《藏地密碼》、《職場是個技術活》、電影《我就是我》、綜藝節目《喜從天降》等的主要外景拍攝地。被著名作家阿來譽為“最近的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