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5個中國旅游日,達古冰川管理局在游客廣場開展以“守護地球印記·共建生態文明”為主題的地質保護宣傳活動?;顒油ㄟ^科普講解、互動體驗和多媒體傳播等形式,向公眾系統展示了達古冰川地區獨特的地質價值與生態保護意義。
活動聚焦達古冰川景區、三打古自然保護區和達古冰川國家地質公園三大保護地,向游客科普景觀與科學價值。達古冰川景區是橫斷山脈現代冰川典型代表,13條冰川綿延起伏,其中最古老遺跡形成于200萬年前,冰川運動形成的U型谷、刃脊等地質景觀堪稱“冰川教科書”。三打古自然保護區垂直海拔跨度4000米,垂直生態系統完整,約1200只野生金絲猴棲息,種群密度居全球同類棲息地前列。達古冰川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展現冰川運動奇觀,其冰磧地貌被稱為“冰川運動活化石” 。
通過地質博物館VR等科技產品,使現場游客詳細了解了保護區內珍稀動植物種類以及冰川地質遺跡等特色資源。工作人員結合中科院西北院、阿壩州氣象局相關科研成果,就“冰川消融與氣候變化”進行了現場科普講解,并就“衛星云圖分析冰川退縮趨勢”解答游客提問87人次。累計發放《冰川下的動植物們》《生態游覽指南》等宣傳資料100余份,向參與活動的游客贈送環保袋、生態書簽等文創紀念品80余份,傳遞保護理念。
此次宣傳活動不僅刷新了公眾對冰川保護的認知,更彰顯了自然遺產保護的保護成果。未來,達古冰川管理局各職能部門,將進一步加大科研保護、規劃建設力度,充分發揮智慧旅游地質遺跡數字孿生平臺作用,開啟“云端守護”新模式,讓跨越百萬年的地球印記永續流傳。
文字 | 地質公園管理處
編輯 | 嚴彬
責編 | 馬燕
審核 | 黃仕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