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理論,生動踐行生態文明思想,積極響應聯合國國際冰川保護年、冰凍圈科學行動十年號召,9月21日至30日,達古冰川管理局聯合南京大學開展“達古冰川動態變化觀測與應對”科研活動。

科研團隊前往達古17號冰川,對2024年5月和2025年5月鋪設的迭代新型輻射制冷材料的冰川保護效果開展現場評估,進行科學測量。專家們利用無人機攜帶激光雷達開展冰川表面地形掃描,利用RTK開展冰川表面高程驗證。經初步測定,發現平均能減緩冰川消融接近3米,部分區域實現冰川表面高程的正增長。同時,本次科考對2024年5月的鋪設區進行復測,驚喜的在鋪設區發現了“藍色冰墻”,與周圍未鋪設區的最大高差接近5米。

此次科研活動證明,若維持目前輻射制冷材料迭代力度,不斷加大冰川上鋪設面積,到2029年,達古冰川可能將不會消失。

下一步,達古冰川管理局將打造全國冰川保護先行示范區為目標,持續深入開展冰川保護和冰川監測工作,不斷優化冰川保護路徑,最終實現冰川全域“正增長”。同時,以獨特冰川資源、中國唯一入選全球瀕危冰川、全國首個冰川保護試驗地等為抓手,加快研學景區建設,推出全球最年輕冰川的地貌解碼之旅、 地球最接近火星地貌的冰川谷地研學之旅、中國唯一入選全球瀕危冰川的守護之旅、青藏高原東緣高山生物多樣性垂直帶譜發現之旅、冰川腳下的長征足跡與嘉絨民俗共生之旅等五大特色研學旅程,全力打造具有全球辨識度與影響力的研學旅游目的地和全球冰川保護達古樣板。

文字 | 科研處、地質公園管理處
編輯 | 嚴彬
責編 | 馬燕
審核 | 吳成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