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睛】近日,四川達古冰山管理局局長文定清接受了中國網的采訪,針對達古冰山的保護和發展問題,文定清對記者說:“生態是命脈,保護是前提,人與自然和諧是目標。我們始終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放在首要位置。”
“達古”源自藏語音譯,意為一條美麗的深溝,達古冰山風景名勝區位于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縣境內,景區是集冰川、雪山、彩林、高山湖泊、林海、古冰川地質風貌以及民俗文化、紅色文化、彩林文化等為一體的復合型景區。黑水縣的美景主要以彩林著稱,是中國的“彩林之鄉”,而達古冰山景區位于黑水彩林的核心地帶,白雪皚皚的冰川與色彩斑斕的彩林遙相呼應,構成了景區壯觀瑰麗的自然風光。

四川達古冰山管理局局長文定清 劉杰 攝
近日,四川達古冰山管理局局長文定清接受了中國網的采訪,針對達古冰山的保護和發展問題,文定清對記者說:“生態是命脈,保護是前提,人與自然和諧是目標。我們始終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放在首要位置。”
加強體制建設 實行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的管理模式
達古冰山,是景區還是保護區?走進它的多重身份。
初次來到達古冰山管理局辦公樓前,記者就被辦公樓門口兩邊的兩塊牌子吸引住了,上面分別寫著“四川達古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和“達古冰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文定清向記者解釋說:“我們這里是兩塊牌子一套人馬,所以發展景區經濟是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建立的。我們肩負著生態環境保護和百姓脫貧致富的雙重任務。”
作為管理局的“領頭人”,眼前的文定清目光炯爍,聲音洪亮,疾行如風,有著羌族男人爽朗的性格和魁梧身軀,濃重的眉毛和國字臉仿佛標配一般顯得他更加的穩重與務實。文定清說起話來語速非???,特別是談起景區的科研保護、規劃建設、保景富民,思路尤為清晰,由點到面、由淺及深,可以看出他對于景區的一切事物早已了熟于心。

達古冰川 劉杰 攝
文定清對記者說:“達古冰山是國家4A級景區,景區內旖旎的自然風光、珍稀的野生動植物等良好的生態環境是發展的基礎,所以管理局的歷屆‘領頭人’都是按照‘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整體思路對景區加強管理與保護的。”其中,文定清列出近幾年來重點在做的以下幾件事:
第一,以健全機構保景區資源。管理局自成立以來,就設立保護處,并下設五個管護站。管理局把生態環境保護列為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有37位工作人員,對623平方公里的保護區面積和210平方公里的風景區進行有效保護。采取“政府、景區、社區整體聯動互動、劃段分片包干”等措施加強保護,目前形成了網格化的管理機制,且每一處都有專門的人員來從事具體工作。
第二,以資金投入保景區生態。州委、州政府將黑水縣按照全國生態旅游示范區的要求來打造。生態保護是景區建立生態旅游要求的核心和基礎,所以這幾年在這方面資金投入比較大,近五年對景區保護的投入大概有3900萬元左右。投入到景區的滑坡地帶治理、邊坡治理、整個景區的植被恢復、泥石流治理與防護等,取得了明顯成效。
第三,以法制建設保景區規范。法制景區建設的重點是依法加強保護的力度,一方面黑水縣執法部門聯合管理局對整個景區的亂砍濫伐、偷獵、挖藥材等不法行為開展專項整治活動。另一方面也加強對百姓的普法宣傳教育,讓法制宣傳成為常態。今年已經開展了幾次有關景區的法律宣講活動,讓普法知識進社區、進戶。在增強常規巡護的同時加強全員保護意識的提升,增加法律法規宣傳標識標牌等。這些工作目前也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黑水縣的百姓在依法保護生態環境方面也有了非常清楚的認識,尤其是景區老百姓法制意識明顯增強,保護景區積極性明顯提升。
文定清表示,除以上三點之外,景區在生態保護方面也加強了科技創新,依托景區數字化指揮平臺主要針對冰川、珍稀動植物運用了高新科技的保護手段,還通過科普展向世人宣傳研究成果。同時,景區內也構建了空氣質量、水文氣候、冰川科考體系。建立了空氣質量監測站和數字化管理平臺,形成智慧景區的模式。保護區也高度重視專業人才的培養,培養了一批地質科考、動植物研究、森林消防等專業人才。添置了消防車、垃圾清運車、生態廁所等設備,為景區生態環境保護奠定了基礎。
打造全國生態旅游示范區
達古冰山,一年四季無淡季,美的全時段、多方位。
達古冰山風景游覽區規劃面積210平方公里,自然保護區面積632平方公里,保護區內資源極其豐富。達古冰山景區還被譽為“最近的遙遠”,因為達古的冰川是最年輕的第四季冰川,稱為“嬰兒冰川”。此外,達古冰川也是海拔最低的冰川和離中心城市最近的冰川。

達古冰山彩林 邱磊 攝
針對以上,文定清表示,這些先天的自然資源造就了達古冰山成為旅游觀光勝地的優勢條件。所以,管理局總體的定位是把達古冰山打造成一個全國生態旅游示范區。
另一方面,管理局緊緊圍繞州委、州政府打造川西北生態經濟示范區目標,把達古冰山景區打造成全國生態旅游示范區典范的思路,以保景富民為己任,以大冰川品牌為核心,以“四季冰山”為支撐,堅持走差異化、特色化、民族化、生態化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打造全時段、全方位、全年無淡季的旅游景區。四季冰山就是一年四季到達古冰山都會有不同的景色和感受,達古冰山的每一個季節都有其獨特的自然風景,根據它的景色特點來精心打造推出了“四季冰山”。
文定清介紹,春季推出“春之達古”,游人來到達古冰山可以賞花玩雪,山下是漫山遍野的鮮花,而且花期持續的時間比較長,開花范圍在210平方公里左右,分布在2350米到4860米海拔之間;夏季推出“夏之達古”,冰雪消夏,康養福地。這時山頂的雪剛好融化,冰川變得晶瑩剔透,植被豐富而茂盛,負氧離子很高;秋季推出“秋之達古”,游秋天的達古冰山,有亞洲面積最大的彩林區,號稱“中國彩林之鄉”,而且達古冰山的紅葉彩林和其他的彩林區不一樣,由于彩林區海拔跨度很大,分布的植物種類就呈多樣性,所以它的層次感特別強,所形成紅葉彩林五彩斑斕、流光溢彩。因為海拔相對比其他地區要高,所以持續時間也比較長;冬季推出“冬之達古”,十月份山上已經開始下雪了,形成了達古冰山的冰雪天堂,來到達古冰山之巔的海拔4860米處,便可以俯瞰連綿不斷地群山,美的簡直像冰雪世界一樣,冬季的云海出現的頻率也比其他地方要高。
龍頭景區惠及民生福祉
達古冰山,惠及百姓永遠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護生態環境,關系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關系中華民族發展的長遠利益,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
文定清表示,黑水縣本身是少數民族聚集縣,集中分布著藏、羌、回、漢族等民族。同時黑水縣還是國家級貧困縣,近幾年中央提出要解決絕對貧困的要求,所以黑水縣脫貧致富任重而道遠。同時,黑水縣位于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它是長江上游岷江支流的生態保護屏障,川西北的水源涵養地與生物多樣性主要區。阿壩州的資源重點是生態資源,所以,按照要求阿壩州一部分是禁止開發的,一部分也是限制開發的,主要承擔的是整體生態保護的責任,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思想,黑水縣要想按照黨中央要求的同步達到小康社會,消除絕對貧困,首要的就是保證生態環境不被破壞。

中達古藏寨藏族一家人 尤紫璇 攝
而達古冰山景區位于黑水縣,是黑水縣當之無愧的龍頭景區,所以黑水縣脫貧攻堅的主要工作,可以通過利用黑水縣的“綠水青山”和獨特的生態環境來實現。文定清表示,承擔脫貧攻堅的責任達古冰山是義不容辭的,這幾年保護區在加大生態保護的基礎同時也在進行相應的有需開發,通過生態和經濟的協調發展來帶動整個黑水縣的老百姓脫貧致富。
“從這幾年來看,扶貧效果還是比較明顯,一是目前旅游從業人員達到三千人以上,就景區內部就解決就業人員達一百人以上;另外,數據顯示,黑水縣這幾年龍頭景區帶動全縣旅游2016年已經達到159萬人次;第三,黑水縣當地的百姓通過銀行貸款等方式也參與到賓館、飯店等的建設中,同時也圍繞吃、住、行、購等參與到旅游服務行業中。目前黑水境內各類酒店有500余家,床位數預計已達近萬張。”文定清如是表示。
據統計,2016年黑水縣旅游總收入已經超過14.48億元,黑水縣當地的百姓也通過富民產業參與到旅游產業經營的過程中,人均增長近千元。隨著近些年景區的快速發展,旅游經濟帶來的效益也在日益突出,黑水縣的百姓在旅游發展上積極性愈發高漲。文定清表示,目前州委、州政府,包括縣委、縣政府把發展文化旅游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主要措施之一。同時,省委和州委也作出要求,要求利用好獨特的旅游資源來打造川西阿壩州生態旅游示范區。所以,作為達古冰山的“帶頭人”,文定清也一直在探索作為龍頭景區怎么能實現通過景區發展來帶動周圍百姓脫貧奔康。
脫貧致富一直是縈繞在文定清心頭上的一件大事,文定清也始終把發展景區經濟惠及民生看作重要目標。談到最后,文定清望向達古的遠山深處,目光篤定而堅毅,他說:“對達古冰山景區來講,要把它保護好、開發好、管理好、經營好、宣傳好,然后通過這幾個‘好’,讓更多的游客來到達古冰山,來欣賞大自然恩賜的美麗景色,同時也為黑水縣的扶貧攻堅,百姓的致富奔康做出貢獻,這將永遠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