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格縣火把節的夜晚。 單孝勇 攝

彝族傳統歌舞:朵樂荷。 游小軍 攝

普格西洛火把節盛況。 游小軍 攝
這里,地處大香格里拉旅游環線腹心地帶,有雪山、有峽谷、有湖泊、有草原、有森林、有平川,還有肥壯的牛羊,自然美景與人文相依相融讓人驚嘆。
這里,萬紫千紅花不謝,冬暖夏涼四時春。
這里,多民族世居千年,可以在城市里打火把、在瀘沽湖“走婚”、在水寨旁跳起嘀腳舞。
這里,是古代南方絲綢之路要道,是紅軍長征走過的地方,是人類最后的母系社會,如今,已是衛星升起的地方。
這里,就是涼山。涼山境內地勢多樣,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湖光山色好、民族風情濃、紅色文化精、科技含量高。
五彩大涼山,火紅大涼山,處處有風景,處處有風情。
神秘“人類童年家園”的無限可能
涼山,“一步跨千年”,由奴隸社會直接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群山的包裹,讓這里經濟社會快速騰飛的同時,也保存下了最原生態的、完好的傳統民族文化。“這是神秘的人類童年家園。”在涼山旅游產業研討會上,北京交通大學旅游發展與規劃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衍用評價道。
事實上,涼山擁有的非遺數量,也正證明了這一點。截至目前,涼山已有10余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近百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數量、種類,在全省居于前列。
絢爛的民族文化風情,為涼山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增添了更多色彩,也為涼山的文化旅游開發提供了無限可能。
增添科技含量推動新文旅時代
大山大水大資源,在全民旅游熱潮來臨時,涼山主動作為把握機遇。
涼山州委書記林書成提出,涼山將旅游作為全州首位產業,堅持文旅結合、以文興旅,打造精品旅游、發展智慧旅游,培育涼山特色的“大旅游”產業體系。大視野、大決心、大力氣,構建大旅游。西昌連接各地的航線正在開通,自駕游營地相繼建成,本土民族歌劇《彝紅》在國家大劇院上演,陽光旅游推介會走向全國。
涼山現已有代表性景區景點160多個,國家4A級景區3個,國家和省級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7個,邛海—瀘山、螺髻山、瀘沽湖、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等已聞名中外,全域旅游已見雛形。涼山,已是全省重要旅游地之一,去年彝族火把節期間,共接待游客280余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7億余元。
生態涼山、紅色涼山、人文涼山,已經做好準備,等著你來體驗。
打起火把點燃盛夏狂歡 體驗“中國民族風情第一節”
“又是一個把你雙眼點燃的七月,又是一個把你心靈點燃的七月,騎上你的駿馬穿上美麗的衣裳,小伙姑娘一起走進愛的火把節……”農歷六月,彝族要舉行他們最重要、最盛大、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之一——火把節。
火把節,被列為“中國十大民俗節”之一,有著“中國民族風情第一節”、“東方情人節”等稱號。節日時,彝族老鄉們點起火把,走到田間地頭,祈福五谷豐登、六畜興旺,小伙姑娘們穿上最美麗的新衣,盡情狂歡。
隨著涼山經濟社會的進步,火把節的內容越來越豐富,除了傳統的火把狂歡,還有各類民族風情、文化旅游活動。
今年,是5年一屆的國際火把節,屆時來自世界各國的嘉賓將云集涼山,深刻領略涼山獨特的民族文化盛宴。
2015國際火把節重要活動一覽表
1、第七屆中國·涼山彝族國際火把節開幕式暨文藝演出、火把節狂歡夜
2、彝族傳統選美大賽
3、“五彩涼山”彝歌會
4、涼山首屆民族藝術品創作大賽暨民族藝術品博覽會
5、“彝裳秘境”——中國傳統與現代彝族服飾(彝繡)設計大賽與展演
6、第十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民族民間舞大賽
7、“格莎啰”民族風情歌舞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