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第二批四川省旅游業青年專家培養對象名單正式在 《四川日報》發布,14名來自省內高校和景區的青年專家獲此殊榮。今年的青年專家隊伍塵埃落定,他們中不乏高校精英,更有景區高級工程師等一線“干將”。對四川旅游現狀與發展前景,他們有怎樣的看法?未來,他們又將從哪些方面助推四川旅游發展?對此,四川日報記者進行了專門采訪——
青年專家 各懷絕技
“在四川旅游蓬勃發展的今天,智慧旅游已初見成效,但仍處于發展初級階段。”從事旅游大數據及云計算方向研究的青年專家周相兵告訴記者,“互聯網+旅游”發展潛力巨大,可以創新和豐富游客體驗,同時政府通過智慧旅游可實現旅游目的地精細化管理,有效解決游客需求與旅游服務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提供人性化服務。
“九寨溝景區正是通過積極探索智慧旅游,實現景區環境容量的精確化管理。”九寨溝管理局高級工程師朱忠福在談及智慧旅游時說道。多位青年專家都表示,未來四川應該大力發展智慧旅游。除此之外,青年專家們還在各自研究領域提出了更多的構想:四川師范大學吳其付副教授認為,面對新的旅游市場和新的消費模式,應通過研究消費模式來引導產品轉型升級;成都理工大學陳興副教授看好四川鄉村旅游發展,認為可將鄉村旅游與休閑度假型景區進行融合發展。
入選專家 年輕有見解
據了解,本次入選的14位青年專家,雖然年輕,但在旅游研究上都頗有建樹。成都理工大學副教授陳興今年僅36歲,但從事旅游學習與研究已有16年,10年前就在對川滇旅游發展進行比較研究,并開始關注旅游規劃與開發中的人類學問題;5年前在對橫斷山高山峽谷區旅游發展的研究中,他開始以旅游景觀、原生文化、社區參與、市場需求、旅游影響、游客行為、智慧旅游等綜合性視角思考西部山地旅游發展問題。
作為四川師范大學研究景區管理方向的副教授,吳其付經常參與指導地方旅游景區的創A工作。他發現很多地方景區在標準建設方面,沒有開展深入細致的工作,甚至帶著敷衍和僥幸,不積極進行整改,卻把希望過分放在專家的幫助上,“如果景區創A,只答應不落實,再好的專家指導也是不能成功的。”
制定培養計劃 助推人才成長
據了解,為加快建設旅游經濟強省和世界旅游目的地提供人才支撐,建立符合人才成長規律的青年專家培養機制,我省于2013年開始實施旅游業青年專家培養計劃,每年遴選一批青年旅游專家進行培養。
據悉,今年是四川省旅游業青年專家培養計劃實施的第二年。第一批青年專家經過一年的培訓,在各自領域的專題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果,并參與了一些項目及相關決策環節,如“十三五”規劃的制定、一級旅游景區的評選、相關旅游標準的制定、旅游干部培訓和掛職副縣鍛煉等。“第二批青年專家培訓項目支持力度將加大,將讓更多的青年專家能夠參與進來,助推四川建設旅游經濟強省和世界旅游目的地。”省旅游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針對青年專家培養計劃,我省已設置了專項資金,將對培養對象給予培養支持,入選的青年專家將會進入專家庫,參與專家咨詢環節,進行實踐鍛煉。同時,政府與高校聯合合作一些項目,助力青年專家個人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