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隨著“五一”小長假的結束,中國茶鄉峨眉山國際茶文化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峨眉山茶博會”)也落下了帷幕。小長假期間,峨眉山茶博會免費對游客開放,接待總人數超過12萬人次,簽訂的茶葉采購類協議則達到了48.9億元。
在本次茶博會上,成立了世界茶旅聯盟,舉辦了“開啟茶旅新時代”高峰論壇,率先打造國內網上茶博會等,讓四川看到茶旅融合的多種可能性。
茶旅融合 品茶品文化
4月30日是小長假第一天,峨眉山茶博會成為眾多游客向往的地方。在峨眉山市四川國際旅游交易博覽中心的場館內,茶香四溢,隨處可見結伴而行的游客,他們品嘗茶之味、游覽茶之景,其樂融融。
先上茶食,再呈熱茶,賓客謝茶、接茶,主人答拜、回禮……在“茶之道”展區內,日本茶道的展示與體驗,讓游客直呼過癮。而在“茶之路”展區, 記者看到以茶傳播為延伸,全方位展示茶自四川峨眉山、蒙頂山起源,歷經漢、唐、宋、元、明、清傳承發展,以及通過茶馬古道、陸上茶路、海上茶路傳播到世界 各國的歷程。在展區內記者遇到了來自福建的旅行團,一位李姓游客告訴記者:“逛茶博會是我們的既定行程,福建人愛喝茶,沒想到四川人喝茶的歷史更悠久。”
本次茶博會還舉辦了名茶評比活動,主要評比早春茶,評比的茶類包括綠茶、紅茶和花茶。4月30日,評比結果出爐,來自夾江一茶葉公司的“鵝背 山春芽”“鵝背山飄雪”獲得金獎。該公司企劃部經理楊利琴告訴記者:“這次獲獎,對于峨眉山茶走向更大市場是一種鼓勵。”記者了解到,茶博會期間簽訂的茶 葉采購類協議達到48.9億元,現場訂貨則超過了9000萬元。
此外,世界茶旅聯盟在此次茶博會上落戶峨眉山,由12家國內外知名茶企發起,旨在推動茶旅文化、茶旅健康、茶旅體驗的有機融合,精心包裝和推 介世界各國的茶旅精品線路,打造茶旅融合的新興經濟,培育茶旅產業新業態。世界茶旅聯盟首屆主席馬元祝接受四川日報記者采訪時大展雄心:“茶旅深度融合, 是未來的發展趨勢,計劃在英國、俄羅斯、土耳其、日本等國家開辟海外新市場。”
以旅促茶 樂山做強茶產業
四川不僅是旅游大省,也是茶葉大省。作為茶的故鄉,四川人工茶種植已有2000多年歷史。如今的四川,茶園種植面積達481萬畝,正從“產茶 大省”向“產茶強省”邁進。從一片嫩綠的葉芽,到游客杯中的一片茶葉,茶葉與旅游如何強強聯手做大做強已是老話題,而此次峨眉山茶博會,是樂山建設國際旅 游目的地的全新嘗試。
作為全省旅游第二梯隊的領頭羊,樂山茶產業綜合實力雄居全省第一。2015年,樂山茶葉總產量達8.6萬噸,綜合產值達100億元。中國茶鄉 峨眉山首屆茶博會的舉辦,正是要達到1+1>2的效果。茶博會活動雖然僅有4天,但樂山卻以旅游吸引力來促進茶葉品牌的塑造和銷售。此次活動通過旅 游電商網站——識途網進行茶葉的線上持續展銷、在線交易,將實體的茶博會網絡化,將茶葉的交易電商化,將把4天的茶博會延長至365天,辦成永不落幕的茶 博會。
在游客的行程中,如何讓峨眉山茶從附加品、紀念品成為旅行的主題?以峨眉山茶博會為契機,樂山推出六條精品茶旅線路,分為兩大類:第一大類為 茶文化休閑體驗游,第二大類為茶文化專業體驗游。其中,茶文化休閑體驗游線路主打茶園休閑養生游、茉莉之鄉體驗游以及有機茶園風情游;而茶文化專業體驗游 主打“茶基地”“茶制作”,讓更多游客能夠了解茶從種植到加工制作的工序。 近年來,樂山非常重視茶產業與旅游業的相互融合,天福觀光茶園、仙芝竹尖生態園等―批茶文化旅游風景區受到了游客的青睞。樂山市市長張彤表示,樂山正在開 發茶園休閑養生游、茉莉之鄉體驗游、有機茶園風情游等茶旅線路,大力培育品茗觀俗、茶事體驗、茶藝展演、康療養生、休閑度假等新業態、新產品,不斷滿足消 費市場結構升級新需求,“我們還將統籌茶業發展帶和鄉村旅游點布局,加快一批茶旅扶貧示范片、示范村建設。”
以茶促旅 雅安將茶客變游客
不同于峨眉山首次舉辦茶旅融合的茶博會,雅安在今年3月底舉行的蒙頂山茶文化旅游節已是第十二屆了。與樂山的情況不同,以名山區為代表的雅安 茶產業雖然綜合產值已達50億元,但雅安的旅游業卻處于發力期。因此,“以茶促旅”成為雅安茶旅融合的重要舉措,已舉辦12屆的蒙頂山茶文化旅游節就將在 今年開展“春·采茶”“夏·納涼”“秋·騎游”“冬·喝湯”系列旅游宣傳促銷活動。
災后恢復重建中,雅安名山區萬古紅草坪、中峰牛碾坪、雙河騎龍村的茶旅業態已經形成,全區以茶為特色的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勢頭強勁。5月 1日,記者在距離蒙頂山景區20分鐘車程的名山區城區看到,去年引進的花間堂客棧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山坳間一座戲臺已具雛形。“未來,我們與云門舞集 合作,在花間堂這樣的品牌客棧,打造雅安旅游的雅品牌。”雅安文化旅游投資公司負責人張雅斌表示,“將用蒙頂山茶品牌,把茶客變為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