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個身材婀娜的美女撐著油紙傘、身著蜀繪絲綢旗袍亮相,旗袍上繪有逼真的山水畫,清新流暢,意蘊悠長……5月17日,高級工藝美術師、全國絲綢創新金獎獲得者劉仕成創作團隊制作的8套蜀繪絲綢旗袍首次亮相,將“南充新八景”濃縮其中,讓在場市民嘖嘖稱奇。
蜀繪旗袍展“南充新八景”風采
17日下午,8名身著蜀繪絲綢旗袍的美女亮相市西山風景區萬卷樓景區。細心的市民發現,8名美女身上的旗袍,分別繪有“萬卷層樓”、“北湖三倒”、“凌云佛地”、“天下曲流”、“開漢高閣”、“嘉江游埠”、“白塔晨鐘”、“魚躍龍門”的字樣和風景圖案。不用遠行,市民現場就可欣賞“南充新八景”。
市旅游局相關負責人稱,與“南充新八景”相比,“南充古八景”距今至少有百年歷史,有的在不斷完善,有的已完全消失。隨著社會發展和城市變化,一些新型景區、城市公園以及一些標志性建筑吸引著眾多游客的目光。
為充分展示南充獨特的人文自然魅力,2011年,經市民推薦和旅游專家反復篩選,研判各景點具備的文化底蘊、觀賞性等條件,并著重了解景點的前瞻性、發展潛力,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可否代表南充獨特的旅游文化資源等,最終出爐“南充新八景”。
歷經16道工序純手工打造半年
“南充新八景”蜀繪絲綢旗袍創作團隊主要帶頭人、高級工藝美術師、全國絲綢創新金獎獲得者劉仕成是四川順成絲綢有限公司的元老級人物。他告訴記者,剛剛落幕的中國繭絲綢產業發展峰會暨全國產銷形勢分析會在我市召開,印證了“中國綢都”南充的絲綢歷史源遠流長,及其在中國絲綢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南充蜀繪絲綢工藝技術被譽為“四川絲綢一絕”, 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的發明專利,填補了西部地區無高檔絲綢繪畫工藝與技法專利的空白。市工藝美術大師、蜀繪創作團隊骨干成員李仕平告訴記者,南充蜀繪絲綢工藝借鑒傳統帛畫工藝,通過圖、色、烘、蒸、漂等16道工序制作而成的絲綢文化產品,是挖掘我國古代帛畫制作工藝的一項獨特創新。
劉仕成創作團隊制作的8套蜀繪絲綢旗袍,融入了“絲綢”、“蜀繪”和“南充新八景”等南充多個獨特元素。作品經多人創作團隊純手工打造,耗時半年制作而成。劉仕成稱,該蜀繪絲綢旗袍與別的旗袍一樣,都是單件私人訂制。在“南充新八景”蜀繪絲綢旗袍創作中,其創作團隊反復到南充各景區景點走訪、觀摩,最后將景區最精彩的部分濃縮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