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是一座充滿藝術氣質的城市。據統計,包含美術館、畫廊、私人美術館、藝術館等在內的“藝術空間”,在這個城市里已突破200家。類型迥異的藝術空間,在成都的各個角落,伴生著成都人的生活方式,與這座城市一起蓬勃生長。
的確,成都現存的藝術空間種類多元,既有四川美術館、四川省詩書畫院(四川中國書畫美術館)、成都畫院(成都市美術館)、成都當代美術館、成都現代藝術館、成都藍頂美術館(新館、老館)、成都詩婢家美術館、武侯祠美術館、杜甫草堂博物館詩書畫院美術館、文軒美術館、歲月藝術館、千高原藝術空間等傳統知名美術機構,展出中國書畫、當代藝術等作品;也有麓湖藝展中心(A4美術館)、麓山美術館、紅美術館、大觀藝術館等新興美術館的崛起。當然,傳統的藝術群落藍頂、濃園國際藝術村、明堂文創區、許燎源當代設計藝術博物館等區域也十分活躍。
來,跟著成都美術館地圖,去找到這座城市的氣質。
四川美術館
四川美術館是一幢高38米的前衛建筑,地下2層,地上6層,局部4層,占地11畝,總建筑面積19000平方米,整體形同一支橫臥地面的“如意”。美術館由多邊形主樓和長方形副樓組成,副樓采用了坡面屋頂,從正門看去,墻面如同一幅拉開的帷幕,非常美觀且富有現代感。2015年新館建成后,與天府廣場周邊的四川科技館、四川省圖書館、成都博物館、錦城藝術宮等文化場館,形成了“文化中心聚集區”。
地址:人民西路6號(天府廣場西北側)
四川省詩書畫院
以研究和創作中國畫藝術為主的省級畫院,團結了四川省老、中、青書畫家。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推陳出新”和“文藝為社會主義服務,為人民服務”的方針,培養和造就了一批,在當今畫壇具有一定影響的書畫家。畫院的四川中國書畫美術館則是依托省詩書畫院,掛牌成立的開展優秀傳統中國書畫展示及美術館學術交流的公益性美術館。
地址:百花潭路10號
成都畫院
始于1980年的成都畫院(成都市美術館),是改革開放后全國第一批由政府組建的從事書畫創作、美術理論研究和學術交流的專業藝術機構。成都畫院占地2331平方米,建筑外形為清末川西民居典型四合院建筑,風格古樸而典雅,是全國唯一一座在古院落里建成的美術館。2007年6月,成都畫院民居建筑被批準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成都畫院現已收藏書畫作品總計一千余件,其中油畫作品135幅;國畫、書法及其他藝術作品928幅;雜件9件。不乏大家作品。
地址:下同仁路80
成都當代美術館
成都當代美術館西樓展覽面積約2000平方米,東樓展覽面積約1340平方米,設恒溫恒濕典藏室、同聲傳譯學術報告廳、高清影音多功能放映廳、當代藝術圖書文獻中心等專項展示研究空間等。
美術館主要展示國內外當代藝術;持續收藏中國不同時期的當代藝術;為中外學者提供直接和深入研究中國當代藝術的機會和條件;為成都市民提供參觀當代藝術、接受藝術教育的空間;通過學術研究和高端展示推動成都地區當代藝術的繁榮與發展。在這里,經常碰到一張畫賣出千萬以上的藝術家。
地址:天府大道天府軟件園C1樓
大觀藝術館
占地面積4280平方米,其中藝術展示區面積1670平方米,戶外休閑交流平臺2610平方米。藝術館劃分為藝術品展示大廳、收藏區和學術交流區三個區域。展示大廳主要作為書畫展的主要場所,尤以當代油畫名家和新銳當代藝術家為主;收藏區主要展示萬福寺石刻以及漢代陶俑、陶器等藝術品;學術交流區主要在露臺和包間為藝術家和藝術愛好者提供一個交流討論的平臺。
地址:環球中心E2區6樓
成都詩婢家美術館
“詩婢家”是馳名中外的文化老字號,由鄭次清先生于1920年創辦。詩婢家三字,源于《世說新語》中東漢大儒鄭玄家婢女皆精通詩書之典故。位于琴臺古徑上的詩婢家美術館,常年展銷近現代、當代字畫,同時進行字畫鑒定、作品代理、承辦各類藝術品展覽。
地址:琴臺路11號
武侯祠美術館
坐落于著名三國時代遺址武侯祠內西側,毗鄰錦里民俗區,且與錦里相連。美術館在保留原建筑歷史外貌的基礎上,由國際知名設計師對其內部進行設計,將中國古代的傳統文化與新的建筑創造完美融合,創造出嶄新的文化空間。作為集藝術展覽、學術研究、文化交流為一體的文化圣殿,面向大眾及專業人士開放。
地址:武侯祠大街231號
文軒美術館
由新華文軒創建的以公益為主導的美術館,位于新國際會展中心內,是一幢三層面積達5000平方米的現代感十足的多邊形獨立建筑。開館后,參與并推動中國主流文化及中國當代藝術為重點的學術建設與文化傳播,旨在建立中國西部最有影響力的文化藝術交流展示平臺。為實現更大范圍的社會文化推導和優質服務,文軒美術館旗下專設經營國內外藝術品的畫廊和藝術品商店,還有為機構和藏家提供的藝術品存管服務等。
地址:新國際會展中心208-1-1
歲月藝術館
2010年6月成立的一家經營和推廣國內外優秀藝術家及藝術作品的專業化機構。藝術館擁有3000平方米極具現代設計感的展示空間,共兩層。主要承辦來自國內外當代高端藝術品的展覽展示,并持續關注國內外當代藝術的發展動態。“典藏藝術,品享人生。”歲月藝術館旨在為中高端人士打造藝術品交流、品鑒、交易的高端平臺,并為私人藝術藏品提供展覽交流的貴賓專屬服務。
地址:三色路38號博瑞·創意成都大廈2F
麓山美術館
一座高開高打的綜合類美術館,其建筑本身很有特色,給人以現代設計和學術氣氛濃厚的特點。作為一家新晉美術館,其辦展特色和實力不容小覷。
地址:麓山大道2段18號麓鎮山頂廣場
千高原藝術空間
2007年創立于成都,展示并推進中國當代藝術的專業性畫廊,設有藝術作品展示廳,影像資料收藏和放映室。主要研究、展示和推動與中國當代藝術文化相關的優秀作品和實驗性主體項目,積極開展國內、國際的合作項目。主要展示和推出成長中的有突出才能和價值的藝術家的作品和項目,并發現和推動新的有創造力的藝術家。
地址:高新區鐵像寺水街
成都榮寶齋藝術館
作為馳名中外的中華老字號,是一家集書畫經營、文房用品、木版水印、裝幀裝裱、收藏、出版、展覽、拍賣、典當、教育、培訓、印刷等于一體的綜合性文化單位,坐落在著名的杜甫草堂南門,毗鄰成都蜀錦織繡博物館與美麗的浣花溪。其藝術展示空間舉辦了川內外眾多傳統書畫名家作品展。
地址:草堂東路18號3號樓2層
域上和美藝術館
藝術館館區以東湖公園原建多功能園林建筑群為基礎改造而成。設計師充分利用原建布局與玻璃材料,以室內外互通的空間結構,將自然美景與現代建筑融為一體。
本著對當代藝術多元、多態和跨界發展的認知,域上和美藝術館確立了跨門類、多功能、綜合性的藝術傳播與公共文化服務理念,致力于為美術、音樂、文學、表演藝術、時尚文化等構建傳播平臺。
地址:二環路東五段299號附6號東湖公園
紅美術館
紅美術館隸屬于成都國際文化藝術中心,是一家民營非盈利藝術機構。美術館建筑風格體現舊工業時代遺痕與當代理念對接的前衛美學,開闊的內部展覽空間也為各種藝術形式的盡情呈現提供諸多可能。最大特點是依托藝術品保稅平臺(中國僅有四個藝術品保稅倉庫,成都是其中之一),以“讓藝術融入生活”為宗旨,以“公益性、開放性”為辦館理念,著力構建一個創造性、前瞻性與學術性兼具的藝術空間。自美術館成立以來,舉辦了多個高規格藝術展覽及多場“保稅展覽”,免費向公眾開放。
地址:二環路東五段299號附6號東湖公園
藍頂當代藝術園區
藍頂當代藝術園區,依托藍頂藝術家群落而誕生,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推動中國當代藝術的展示、推廣、交流。美術館依緩坡丘陵而建,毗鄰3600畝白鷺灣濕地公園,現有場館包括荷塘月色景區的老館以及由中國著名建筑師劉家琨設計的新館,總建筑面積6000多平米。上百畝錦江濕地雕塑展示區,將藝術作品與大自然融為一體。藍頂美術館館藏包含國內外眾多藝術家的繪畫、裝置及新媒體作品,尤以中國西南當代藝術家群體的作品收藏、研究、展示和文獻建設為特色。通過形式多樣的公共藝術教育活動與廣大市民形成互動,并擔綱承辦一年一度的“成都藍頂藝術節”。
地址:錦江區三圣鄉荷塘月色A區藍頂2號坡地(老館)、天府新區新興鎮藍頂藝術新村/藍頂3號坡地(新館)
麓湖·A4美術館
坐落于天府新區麓湖生態城藝展中心,由大地建筑之父安托內·普雷多克擔綱建筑設計,臨湖而建的藝展中心與周圍紅砂巖地貌融為一體,成為天府新區的標志性建筑之一。美術館總面積3500平方米,包含了由Design ARC設計的3層獨立展廳,獨立的兒童藝術館、公共圖書館、學術報告廳、多功能展演廳、駐留工作室、藝術品商店、藝術咖啡等功能空間。同時,A4團隊用3年時間策劃并運營的常設主題展館——麓湖生態藝術館已于2016年11月開館。它集合了藝術、建筑、科技和新媒體技術,講述了成都這座城市水和人之間的淵源,展示了水文成都的歷史和未來的魅力。
地址:天府大道南延線·麓湖生態城·藝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