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春佳節的臨近,各種新春年畫、燈籠、中國結等春節飾品受到成都市民歡迎。圖為2月6日市民在選購春節飾品。(記者吳傳明攝)
春節將至,年味越來越濃郁。記者日前獲悉,2018年春節前后,四川各地將舉辦上千場各類文化活動,為百姓奉上不同“菜式”的文化盛宴。
在成都,傳統春節的“品牌”文化活動格外亮眼,2018成都大廟會、第九屆成都詩圣文化節、2018成都金沙太陽節、第50屆成都國際熊貓燈會等將在2月中旬集中亮相。本次金沙太陽節以“古蜀文明和古羅馬文明”為核心主題,將舉辦“龐貝:瞬間與永恒”特展、主題燈展、特色表演、金沙巡游、金沙花市等多項活動。熊貓燈會將融入古蜀文明、三國文化等元素,靈活安排“天府文化”“錦江綠道”“一帶一路”等主題燈組,是一屆科技感十足的燈會。
各項新春文化活動中,巴蜀文化元素自然不可或缺。作為首批四川歷史名人之一,“春節老人”落下閎備受關注,首屆落下閎春節文化博覽會正在南充舉行。其中閬中古城新春曲藝節,將利用貢院廣場、張飛廟廣場等五大區域,展演以落下閎為主題的曲藝、戲曲等文藝作品,以及南充順慶清音、營山翻山鉸子等特色非遺。
作為最具四川特色的藝術形式之一,川劇如何演出不一樣的年味?內江隆昌市川劇協會攜手京劇協會,舉辦川劇、京劇坐唱演出,用藝術對話的方式獻上連臺好戲。成都、遂寧、巴中等地的川劇藝術家,則將表演舞臺搬到廣場、車站、古鎮等,百姓不用走進劇場便能近距離欣賞。川北地區的南充,一年一度的“蠐蟆節”也將在春節期間登場,人們扎竹燈、唱鄉謠、送蠐蟆,祈愿新的一年平安順利。正月初九雅安寶興的“上九節”,不僅有舞獅、舞龍等傳統節目,還能看到獨具一格的男女對壘摔跤,以及令人忍俊不禁的高蹺、“獅過獨木”“空中取寶”“天鵝抱蛋”等雜耍。
春節期間,我省文化工作者深入田間地頭,將精神大餐帶往各地。達州開展“流動舞臺進基層”,將到農村、社區、部隊等舉辦惠民演出80場。阿壩州汶川縣羊角花藝術團,則為當地村民帶去民族傳統歌舞、非遺項目展演、謳歌時代主旋律的精品節目等。宜賓組織送“福”進萬家文化惠民志愿服務隊、文化扶貧扶智小分隊、關愛留守兒童小分隊、流動服務下基層小分隊等多支隊伍,為當地百姓寫春聯、寫“福”字、創作美術作品、拍攝“全家福”、送圖書等文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