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及相關產業在整個文化產業中占據了將近一半的收入份額。目前,85%以上的城市、80%以上的區縣都將旅游業定為支柱產業。”8月24日下午,由省文旅廳和省旅游投資集團共同主辦,四川省文化旅游企業聯盟、省圖書館承辦的“天府文旅大講堂”第四講繼續在四川省圖書館開講,本期講壇邀請到了國家文化科技創新服務聯盟主席代旭,他以《文旅科技融合驅動的文旅商業模式創新》為題,為現場觀眾帶來一場頭腦風暴。
代旭作為國內第一批公共文化設施項目投資建設與項目管理的專業實踐者,曾參與過深圳錦繡中華、世界之窗等主題公園以及國家大劇院、武漢琴臺大劇院等公共文化工程項目的策劃設計。代旭圍繞“科技視角下的文化旅游”這一話題,為四川省文旅產業新發展提出個性化的建言和思路。
“上車睡覺,下車拍照。”代旭指出,傳統旅游資源的消費模式以游客游覽觀光為主,主要依靠本體資源售賣門票、車票獲取利潤。而這種盈利方式屬于“泛娛樂”的感官體驗,而非“泛文化”的思維認同,無法實現可持續化的發展。代旭建議,“要實現文旅商業模式的創新,一是要挖掘歷史文化資源蘊含的IP產業價值;二是要充分演繹文化科技融合驅動的文旅體驗經濟;三是要創新政府產業金融聯動的政產合作模式;四是聯盟平臺聯動大量的企業,形成產業生態、創新生態。”
此次講座雖然很“硬核”,但吸引了不少前來“取經”的文旅行業的業內人士。其中,四川聲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敬先生告訴觀觀,“通過講座對旅游行業前端到后端的一些項目,乃至于一些旅游項目的包裝、國家政策等都有了全新的認識,收獲了不少‘干貨’。”
“天府文旅大講堂”以“講堂+智庫+平臺”的方式探索、總結和推廣文旅融合發展的“四川智慧、巴蜀經驗”,接下來還將邀請多位文化旅游行業“大咖”,為四川文化強省旅游強省建設建言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