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林盡染的彩林
鍋莊晚會現場
打卡網紅樹
圣潔的冰川
藍天白云下的雪山
彩色,是黑水秋天最生動的顏色;旅游,是黑水縣最大的發展優勢。
10月18日,2019年第七屆冰川彩林生態文化旅游季將在黑水縣拉開帷幕,此次活動將持續到明年5月。目前,冰川彩林生態文化旅游已成為川西北最具吸引力的旅游品牌之一。
近年來,在全域旅游發展中,黑水縣根據“冰川彩林國際旅游目的地”旅游戰略發展定位,以冰川彩林生態文化旅游季為平臺,進一步提升黑水文化旅游品牌,升級旅游服務,凸顯旅游惠民成效,基本形成了以“大冰川、大彩林、大雪山、大長征”為依托,以藏族民俗風情文化為特色的川西北旅游勝地。今年1-9月,黑水縣接待游客82萬余人次,實現旅游收入6.65億元。
串“珍珠”成“項鏈”
——擦亮旅游名片提升文化旅游品牌
黑水的秋天是夢幻的季節。五顏六色的彩林與碧水交相輝映,映襯著遠處山頂的積雪,宛若一幅美麗天成的水彩畫。
“黑水處處是美景!”行走在黑水縣各地,都能聽到游客不絕于耳的贊美。
回顧黑水縣的旅游發展之路,從達古冰川景區的“一枝獨秀”,到如今奶子溝、色爾古藏寨、卡龍溝等眾多成熟旅游景區景點多點開花,加上三奧雪山、雅克夏國家森林公園以及小黑水河和毛爾蓋河生態流域開發,全力推進“滌心谷”民宿小鎮、阿依天籟、嘎爾莊園等項目建設,黑水縣以優化旅游布局為重點,全面構建“全域、全時、立體、多元”生態文化旅游格局。
在昌德新村的紅軍文化廣場上,再現了八十多年前紅軍在黑水的一幕幕令人蕩氣回腸的場景;
巍峨挺拔、險峻壯觀的雅克夏雪山、昌德雪山、達古雪山,見證了紅軍長征面對生存極限,表現出的決戰決勝的勇氣和無所畏懼的英雄氣概;
在達古冰川景區,達古峰1、2、3號冰川在彩林的掩映下顯得多姿多彩;
每到秋天,黑水縣近3000平方公里的彩林區層林盡染,萬山紅遍,置身其中,如同走進了立體畫廊;
……
在推進全域旅游發展的過程中,黑水縣立足自身自然和文化特色,充分挖掘雄壯豪邁的紅色長征精神、古樸神秘的雪山文化、一眼萬年的冰川盛景、絢麗多姿的彩林世界等旅游資源,擦亮“大冰川、大彩林、大雪山、大長征”金字招牌,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的到來。
在與黑水三天兩夜的“親密接觸”以后,來自重慶的廖女士對黑水贊不絕口。“這次旅行太值得了!黑水的每個地方都很漂亮,尤其是彩林、雪山、冰川,太震撼了。”
在“大冰川、大彩林、大長征、大雪山”金字招牌下,黑水縣不斷加快景點間“布點連線”速度,打造全域旅游點陣,始終不遺余力加大對冰川彩林的宣傳力度,始終堅持把冰川彩林盛景與世人共享,始終著力打造集觀光、休閑度假、生態康養、文化體驗于一體的旅游目的地,始終夯實節慶活動陣地,助推全域旅游快速發展。
“要持續推動全縣旅游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實現旅游富民的目標。”針對當前旅游發展新形勢,黑水縣提出了打造“冰川彩林國際旅游目的地”和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的響亮口號。
如今,黑水處處皆景觀,“人在畫中游,景在心中留”的畫卷正鋪展開來,讓人且歌且行,賞心悅目。
從“亮眼”到“悅心”
——旅游服務再升級打造舒心的旅游環境
優美的自然風光、良好的生態環境、獨特的民俗文化、濃郁的風土人情以及豐富的農特產品……到黑水旅游的游客,都會感慨這里舒心的旅游環境。
如何為游客提供更為舒心、更加方便的旅游環境是黑水縣相關部門一直以來深入思考的問題。在旅游發展的同時,黑水縣進一步將基礎設施完善到位,廁所建設就是一個地區旅游公共服務水平的直接體現和旅游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
整潔的洗手臺、干凈的地面、明亮的鏡子……在黑水縣沙石多鄉楊柳秋村洛哩措湖,干凈整潔的廁所讓人眼前一亮。
看到干凈的公廁,第三次來黑水旅游的游客黃娟對黑水旅游公廁的變化深有體會。“我第一次來的時候使用的是‘旱廁’,而且要排隊等候。這次旅行讓我眼前一亮,不僅沿途公共廁所多了,且干凈衛生,感覺很舒適。”
打造全域旅游,硬件建設和軟件服務都不可忽視。黑水縣在加快提升旅游基礎和配套設施的同時,還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和旅游綜合服務水平,以此提高游客的滿意度。
在羊茸哈德景區游客服務中心,大門口的電子屏上滾動播放著景區宣傳片以及游覽注意事項。
該景區負責人曾紅艷告訴筆者,為了給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務,景區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并在景區里設置了休息室、咨詢臺、衛生室、母嬰室等,提升旅游服務質量,提高游客的滿意度。
山還是那些山,水還是那些水,旅游服務再升級讓游客滿意度越來越高。在黑水縣各族干部群眾的不懈努力下,這片土地定會煥發出更加奪目的光芒,冰川彩林國際旅游目的地這個目標將會越來越近。
變“資源”為“經濟”
——旅游惠民顯成效富了百姓
碧綠的湖水在群山的映襯下分外美麗。在沙石多鄉楊柳秋村,原本廢棄的沙場搖身一變成為了一個亮眼的景點。
在不破壞原有生態環境和河道結構的情況下,黑水縣投入900余萬元對洛哩措沙場進行了改造。在生態修復的基礎上,融入中國古代園林藝術,在保持山水景觀原貌原態的同時,加入枯木、石橋、觀景臺、湖心島等文化新元素,將其打造成了集自然觀光、民俗文化欣賞為一體的綜合性旅游示范點。如今,洛哩措周邊生態環境得到了全面恢復,實現了“旅游+生態”的融合。
核桃、黑枸杞、葵花籽、土蜂蜜……在洛哩措景區外的道路旁,村民三郎正忙前忙后給客人拿土特產、算價格。“生態好了,環境美了,這幾年來黑水旅游的客人越來越多,我們自家的土特產品也都有銷路了。”
全域旅游帶來了真金白銀‘讓老百姓的腰包鼓起來了。 通過發展鄉村旅游,黑水縣把“美麗資源”轉化成了當地群眾的“美麗經濟”。
去年5月至今,洛哩措景點共接待游客7萬余人次,帶動了周邊藏家樂、旅游接待和土特產銷售等,發展輻射帶動貧困戶12戶,讓他們實現了在家門口增收致富的愿望。
跳鍋莊、品美食、觀藏寨……走進羊茸哈德村,各種各樣的藏式美食讓人眼花繚亂。
“這里不僅有最美的自然景色,還打造了一條美食街,讓我們親身品嘗到最地道的藏式美食。”來自重慶的曹先生告訴筆者,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土豆宴,原生態的綠色食品,給人帶來舌尖上的享受。
為進一步豐富旅游業態,羊茸村積極培育休閑觀光、森林探險、康養度假等新興旅游業態,注重產業引導、市場主導,強化設施配套,堅持開發與保護并重,發展旅游產品,強化產業帶動,獲得“四川省首批森林小鎮”“四川省百強村”等稱號。
如今的黑水縣,旅游業優勢日益凸顯。乘著全州全域旅游發展和“第三次創業”的東風,黑水縣旅游業必將乘風破浪,乘勢而上,以更加堅定的步伐繼續向著冰川彩林國際旅游目的地邁向。
·胡偉·
黑水秋游打卡地
奶子溝彩林區:奶子溝八十里彩林是黑水縣彩林的核心觀賞區,每到秋天,層林盡染,萬山紅遍,如同走進了立體畫廊。尤其是10月中旬到11月底,山頂白雪皚皚,山下姹紫嫣紅。
達古冰川:達古冰川地處橫斷山北部,隸屬長江流域岷江水系,是青藏高原最東緣現代山地冰川作用中心區之一,是我國緯度最靠北的季風海洋型冰川發育的代表性地區。達古峰1、2、3號冰川,面積約8.25平方公里,形成年限上億年,是全球海拔最低,面積最大,年紀最輕的冰川;是離中心城市最近的冰川,被著名作家阿來譽為“最近的遙遠”。
三奧雪山:由三座獨立的雪山組成,皆為金字塔型山峰,成“品”字形并列相連。主峰奧太基(藏語意為群山之父)海拔5286米,奧太美(群山之母)海拔5257米,奧太娜(群山之子)海拔5200米,奧太娜最適合作為入門級攀登雪山,每年吸引著很多人前來攀登。
紅色昌德村:通過紅色文化廣場、雕塑、石刻、墻繪、景觀小品布置等形式,再現紅軍長征翻雪山過草地、建立蘇維埃紅色政權、熬鹽籌糧等戰斗、生活的場景。
色爾古藏寨:色爾古藏寨位于蜿蜒奔騰的猛河邊,簇簇藏樓相連,自成方圓,依山傍水,恰似一方傳說中的世外桃源。整個藏寨結構嚴謹、戶戶相通,一條清澈的溪水與寨樓相纏。
羊茸哈德:距黑水縣城18公里,位于國道347線東側,地處黑水縣奶子溝八十里彩林區精品景點“落葉松林”中心區、雅克夏國家森林公園腹地,北接遼闊的紅原大草原,東臨氣勢磅礴的達古冰川,雪山、彩林獨具一格,旅游資源豐富,區位優勢明顯。羊茸哈德是散落在奶子溝八十里彩林風情帶上的珍珠,每逢秋季,儼然一條色彩的畫廊,各種色彩跳躍于群山之間。
卡龍溝:卡龍溝風景區是一處以喀斯特地貌為主的獨特的露天鈣化景觀,兼具高山石林、雪山、草甸、原始森林、彩林、沙棘林、鈣化飛瀑、苔蘚彩毯等自然風景和濃郁獨特的安多藏族民俗風情等人文景觀,是大九寨旅游區上一顆璀粲的明珠。
七彩甲足村:黑水縣傾力打造的生態福地,位于沙石多鄉境內,房屋整體結構被涂刷上五彩繽紛的顏色,房屋周圍,濱河路步游道、濱河路堡坎、導視系統、農產品展銷服務中心、庭院綠化等旅游基礎設施最大限度地滿足游客親近自然的需求,配以藍天白云,“七彩甲足”在秋季彩林掩映中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