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成都1月30日訊(記者 胡旭陽 實習生 聶鎣)一醒來就拿手機刷新型冠狀病毒的各種信息?整天抱著手機翻看微博、朋友圈里的新型冠狀病毒最新情況?越看越焦慮、越來越恐慌?明明身體沒有不舒服,在看完大量信息后出現失眠、擔憂等情況?……請注意!如果有以上表現,你很可能需要調節一下自己的心理狀況了。
1月30日,記者從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了解到,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了解該心理狀況,并進行調試。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新型冠狀病肺炎科普小分隊華西臨床醫學院2018級薛紹龍、譚松濤、李欣橦整理了,此前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張嵐教授之前做過一期專題直播科普,將此次直播的要點,整理成了文字,更利于大家直觀地了解相關科普內容。
一、突然而至的疫情,給普通人心理帶來哪些影響?
不管是對疫情的擔憂、焦慮、還是恐懼,甚至憤怒,在專業人士看來,這都是“應激心理”。
1、什么是應激?
當危機事件發生的時候,心理學上有個專有名詞叫“應激”,而最近這段時間大多數人可能都處于這樣的狀態中。應激指一些完全不可預料的事情發生,應激不僅可能持續一天兩天,甚至還可能存續幾個星期或更長時間。在應激狀態下人們難免會有情緒反應,特別是一些負性情緒,如焦慮、擔心、害怕,吃飯和睡覺不安穩,整天翻手機,看疫情數據和報道,瀏覽朋友圈,誰又生病了?再開開電視看看新聞,哪個省的數據又上升了?哪個地方缺物資了……
2、應激狀態下的心理行為反應
在面對危及生命的災難時,我們每個人都會表現出與平常不同的心理行為反應,大致可分為情緒方面、軀體方面、認知方面、行為方面。大家可以看看,下面這四方面具體的反應你們有沒有中招?
情緒方面:
無法控制的緊張、恐懼,害怕被傳染;或是抱怨和憤怒,“為什么不早點控制傳染源,早點封城?”、“為什么要戴口罩?”;或是因為疾病得不到控制,到了醫院不能得到及時治療而感到無助無望,情緒不穩定,對待他人變得沒有耐心。
軀體方面:
聽到感染人數上升時,血壓也上升了,出現胸痛、氣緊等癥狀,但去醫院檢查,測體溫又是正常的;或是一些人出現輕微的頭痛、出汗等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癥狀,甚至十分擔心得肺炎而緊張地奔去醫院。有的人還可能會出現各種軀體的不舒服,如易疲倦、食欲下降、睡眠變差等。這些都可能是應激狀態下出現的軀體反應,但不一定是感染新型冠狀肺炎的癥狀。
2003年的非典疫情中,一些病人出院時害怕疾病沒有完全治好,回去傳染給家人,因此而過度緊張,本來已經降下來的體溫,又升高了,反而達不到出院的標準。這說明我們在應激之下會出現軀體的一些變化,包括血壓、心率、體溫等等。持續的緊張還可能會導致軀體方面的不適癥狀出現,諸如胸悶、頭昏等。
所以,在應激狀態下,一定要注意調整心態。
認知方面:
一些朋友總是覺得注意力不能集中,不停地刷手機看疫情相關數據變化,看相關新聞,還有的總懷疑自己被感染,對身體某種感覺特別關注。
在面對一些大的應激事件時,一些人還會改變對生命的認識,感嘆生命是如此的脆弱。
行為方面:
大的應激事件還會導致人們行為方面的改變。想想近段時間我們最常見的動作是什么?是反復去查看疫情的進展消息嗎?我們的朋友圈也深刻受到了疫情的影響,有感嘆新型肺炎傳播如此之迅速的,有號召大家捐獻物資的,還有提供各種各樣預防新型肺炎知識的。
總結:在面對突發事件時,我們必須要有相應的情緒反應,行為反應,以及思想上的調整,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疫情。面對疫情時我們要特別避免過度恐慌、焦慮。持續的恐懼和焦慮,會使我們的行為失當,還可能伴隨后續的一些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問題。
二、關于恐慌和焦慮情緒的問答
這段時間外出活動取消,天天窩在家中感到無聊,疫情信息鋪天蓋地,沒理由的焦慮咋辦?
醫生:過度關注疫情信息,過度恐懼、緊張、易怒等也會使抵抗力下降、血壓升高等身體反應。面對疫情,我們需要重視、關注,但無需過度恐慌與焦慮,面對這樣的負性事件要及時調整自己的心理。具體來說可以有這些做法:
1、做好家庭建設
既然無法外出,不如利用春節假期做好家庭建設。做清潔、做飯、增進家人感情都是很好的家庭建設。還有如和孩子共同讀書、全家進行討論等等,也許通過這個假期能增進夫妻關系、親子關系。
同時,積極進行家庭建設也會幫助我們將注意力從疫情轉移到別的地方,將危機事件轉化為好事。
2、合理規劃安排假期,積極調整情緒,減少焦慮
娛樂(看電視、看電影、聽音樂等)、健身、學習網課、閱讀等:減少使用電子產品(手機、電腦)的時間,多和家人朋友交流(視頻、電話等),把假期時間合理安排起來,焦慮的情緒自然會減少。
3、生活規律,科學飲食
適量補充維生素,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生活規律、科學均衡飲食,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提高機體免疫力。
4、學習疫情防護相關知識
調整好情緒也是為社會做貢獻。相信大家能夠智慧地安排假期,做到既關注疫情,又能夠給身體和心理充電,又能學習知識。
晚上睡覺緊張睡不著,怎么辦?
醫生:分析一下失眠的原因。
1、如果是因為疫情而緊張失眠,不妨做一下睡前放松訓練:
呼吸訓練:深吸氣(腹式呼吸) 5秒,保持5秒鐘,再慢慢呼氣。訓練5分鐘左右。
2、仔細想一想擔心的事情具體是什么?擔心自己患???或是擔心被他人傳染?
采用觸底法調適心理,幫助睡眠:如果您擔心的事情發生,最壞的打算是什么樣子?有什么解決方案?
3、還可以求助專業心理咨詢醫師作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