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陽光福地 盡賞風情茂縣
創天府旅游名縣
茂縣是我國羌族主要聚居區和羌族文化核心區。全縣地理氣候適宜,區位優勢優越,自然資源豐富,人文積淀厚重,旅游文化資源多樣且富集,擁有以中國古羌城為核心的文化旅游、以九鼎山高山滑雪場為核心的特種旅游、以疊溪-松坪溝4A級景區為核心的生態旅游及以坪頭羌寨為代表的鄉村旅游“四大”文化旅游品牌。境內還有黑虎羌寨碉樓群、營盤山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紅四方面軍土門戰役遺址及寶鼎溝國家自然保護區、土地嶺國家森林公園等諸多人文自然景點。
悠久古老的歷史文化
源遠流長的羌民族文化
和旖旎多姿的自然風光
為茂縣旅游產業的發展
建設羌文化旅游目的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近年來,茂縣堅持以生態為特色、文化為內涵,依托秀美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人文風情,舉全縣之力深入推進“天府旅游名縣”創建,推動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努力打造全國羌文化旅游目的地。
全力打造體系化、精細化的特色產品,提升知名度和市場吸引力。
目前,擁有國家AAAA級景區3個、AAA級景區3個、省級風景名勝區2個、省級生態旅游示范區1個、省級地質公園1 個、省級森林公園1個、國家級文保單位3個、野生大熊貓分布區1處。
先后榮獲 “四川省鄉村旅游示范縣”、“四川省鄉村旅游強縣”、“四川省現代農業基地強縣”、“四川省生態旅游示范區"、“十大康養旅游目的地”、“十大冰雪旅游目的地”、“四川省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縣"等殊榮。
成功入選首批國家級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區、首批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名單,“中國古羌城”景區入選第一批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體驗基地名單。2019年實現游客接待人數302.4萬人次,增長115.87%;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2.39億元,增長115.31%。
立足生態優勢、文化優勢、區位優勢,全面開展旅游資源普查,充分挖掘旅游發展優勢和豐富內涵,注重生態、文態、業態“三態”發展布局。
以規劃為引領,積極銜接《國家級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區綱要》《藏羌彝文化產業走廊總體規劃》,圍繞文化旅游、特種旅游、生態旅游、鄉村旅游和紅色旅游,對中國古羌城、九鼎山-文鎮大峽谷、羌鄉古寨、紅色遺跡等景區資源進行詳細性規劃,編制完成《全域旅游規劃》《十三五旅游扶貧專項規劃》等規劃,將旅游規劃與城鄉建設、土地利用、環境保護、脫貧攻堅等規劃相銜接,形成多規合一的發展體系,構建起“快進慢游”的旅游格局。
加大宣傳營銷力度,強化品牌效應,精心推出一批品質優良的宣傳產品,著力展示“陽光福地、風情茂縣”等品牌形象。
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線上營銷和線下營銷相結合,積極推動東西協作,與浙江溫嶺、玉環簽訂《旅游戰略合作協議》《互為客源地和目的地協議》,加強旅游產品合作的深度研發,爭取旅游產品互為延伸和補充。
在2019安逸有“李”第二屆茂縣李文化旅游節重大農旅活動中,以“三個農民新聞發布會”、“十萬茂縣農民寫給都市人的一封公開信”的營銷方式,在媒體宣傳中引起強烈反響。建立傳統渠道和新媒體渠道相融合的全媒體信息傳播機制,同步加大旅游形象宣傳力度,提升茂縣旅游的美譽度和知名度。
01. 著力推進“文旅融合”
打造以民俗節慶活動為代表的旅游品牌建設,舉辦“瓦爾俄足”節和羌年以及傳統轉山會等活動,榮獲“最具潛力縣域節慶獎”并入選“全國優秀縣域節慶”名錄;聚集羌族博物館、非物質文化傳習中心等優勢項目,全力打造原生態羌文化展示區。
02. 著力推進“農旅融合”
依托四川省無公害農產品產地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范縣名譽、3個地理標志認證產品、33 個“三品一標”產品、8個農特萬畝示范基地等特色生態農業優勢,舉辦甜櫻桃采摘節、“安逸有李”茂縣李文化旅游節等節慶活動,帶動周邊地區實現觀光采摘和鄉村旅游收入。成功打造省級鄉村旅游示范村2個(坪頭、甘青)、省級鄉村旅游示范鎮2個(鳳儀鎮、疊溪鎮)、精品旅游村寨10個、 星級農家樂51家,現有各類住宿接待設施500家、旅游接待床位3萬余張。
03. 著力推進“體旅融合”
依托民族特色,打造運動休閑度假為一體的旅游新業態,九鼎山風景區成功入圍四川十大冰雪旅游目的地,持續成功舉辦九鼎山全球越野挑戰賽、首屆川西海子超級山地馬拉松比賽、WKF世界自由搏擊爭霸賽和西南滑雪挑戰賽等體育活動。
通過重大活動的舉辦,全域旅游產品和業態不斷創新升級,逐步呈現游客和資本雙重追逐的良好趨勢。
通訊:茂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