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頸鶴(若爾蓋縣委宣傳部供圖)
每年3月下旬,上千只黑頸鶴從云南、貴州等地出發(fā),不遠千里,飛來四川阿壩州若爾蓋花湖。這里平均海拔3500米,因其得天獨厚的條件,成為了黑頸鶴的主要繁殖地。六月份,正是黑頸鶴雌鳥開始產卵的時節(jié)。
走進花湖,只見天高云淡、水天一色,自然風光美不勝收,恍若置身于夢幻仙境。
花湖,位于若爾蓋縣西北部,核心區(qū)幅員面積約6.7平方公里,是熱爾大草原上的一個天然海子,也是若爾蓋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的“實驗區(qū)”的一部分,集科研監(jiān)測、生態(tài)科普旅游、濕地生態(tài)環(huán)境教育等為一體。
若爾蓋濕地
曾經,由于氣候變暖、人為開溝排水等因素,若爾蓋濕地一度水位下降,大量的沼澤消失和退化,嚴重影響了濕地的生態(tài)功能,黃河上游的水源涵養(yǎng)能力,動物賴以生存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岌岌可危。
大天鵝(若爾蓋縣委宣傳部供圖)
大天鵝(若爾蓋縣委宣傳部供圖)
近年來,隨著沙化治理、黑土灘治理、退化草原改良、濕地生態(tài)修復等一系列項目的實施,草原生態(tài)保護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濕地生物多樣性得到提升。除黑頸鶴外,目前若爾蓋縣還擁有野生動物251種,四川梅花鹿由400只增加到1000多只,狐貍、狼、旱獺等各類動物種群量不斷擴大。花湖更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候鳥天堂”。黑頸鶴、大天鵝、斑頭雁等候鳥相繼選擇來此筑巢、產卵、孵化后代。(記者 文驥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