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楊藝茂
3月19日,由公益財團法人日中友好會館與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聯合主辦的《絲線編織藝術之美——四川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在日中友好會館美術館拉開帷幕,匯集了具有四川文化特色的近80件手工藝作品,為日本游客打開了2021年走近四川文化的第一扇窗。展覽將在東京展至4月11日(展覽期間每周一閉館)。
本次展覽集合了哪些精品?
記者了解到,本次展覽從四川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精選了成都銀花絲、道明竹編、蜀錦、閬中絲毯等四個門類,每件展品做工細膩,匠心獨運,充分展示了中國傳統手工藝的高超技藝與匠人精神,彰顯了中國人民獨特的審美情趣。
其中,成都銀花絲有1700多年歷史,以高純度白銀為原料,最大特點是采用“平填”技術,無胎成形,具有造型別致、玲瓏剔透、樸素大方、典雅高貴的特點;道明竹編有2000多年歷史,分為平面竹編和立體竹編,兼具實用性和觀賞性,具有精巧細膩、色澤柔和、編織緊密等特點;蜀錦有2000多年歷史,為中國四大名錦之一,具有圖案清晰、色彩豐富、花型飽滿、工藝精美等特點。熟練的工匠一天用織機只能織出幾厘米,自古就有“寸錦寸金”的美譽;同時,從明代起享譽海內外的閬中絲毯也亮相,其具有做工細密、圖案豐富、技藝獨特、精細度極高等特點。毯背每米絲線道數可達1300余根,每平方米打結點達100萬個,熟練的工匠一年也只能織出2至4米。
本次展覽正值日本櫻花盛開之際,為提高中日文化交流活動的效果和影響力,主辦方還將在展覽期間舉辦多場中國變臉和琵琶演奏會以及派發中國特色紀念品,還將與相關中餐館聯合舉辦四川美食節活動。
公益財團法人日中友好會館介紹說,希望通過舉辦本次展覽,向日本民眾生動展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為日本觀眾送去四川的藝術之美與感動,續寫“山川異域,日月同天”的佳話。
據了解,公益財團法人日中友好會館成立于1988年,是日中友好七團體之一。多年來,日中友好會館堅持開展中日文化交流、青少年交流,做好留學生宿舍(后樂寮)和語言學校(日中學院)運營等,成為推動民間友好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平臺。
(公益財團法人日中友好會館、四川省文旅廳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