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人民網 王波 攝
人民網成都7月15日電(王波)今日,2021中國·汶川大禹華誕儀式活動在汶川縣綿虒鎮大禹祭壇舉行。阿壩州文體旅游局發布了阿壩全州禹跡圖,并成立了由汶川、理縣、茂縣、松潘、小金、九寨溝組成的“大禹故里聯盟”。
作為治水開國的華夏先祖,大禹為今天的中華民族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大禹故里不僅僅是汶川的文化名片,更是中華兒女的尋根勝地。為了弘揚大禹治水精神,汶川今年在岷江岸邊舉辦了治水文化及水生態文明展,讓人們充分了解大禹治水對中華文明的深遠影響。
在2021中國·汶川大禹文化學術交流活動中,阿壩州文體旅游局正式發布并解讀了《阿壩州禹跡圖》。據禹跡圖顯示,阿壩州共有107處禹跡,包括山水洞池21處、廟宇宮祠20處、碑刻文字20處、浮雕塑像12處、地名14處、其他20處。其中,汶川縣有禹跡69處,約占全州禹跡總數的65%,以山水洞池類、廟宇宮祠類、浮雕塑像為主;理縣、茂縣分別有禹跡16處,松潘有禹跡4處,小金、九寨溝有禹跡各1處。
禹跡圖將阿壩州東部有著豐富文旅資源和著名景點的六縣串聯起來,形成了“禹跡尋根”閉環,發展潛力巨大。為了讓大禹文化賦能全域旅游,開辟禹跡尋根旅游線路,汶川與理縣、茂縣、松潘、小金、九寨溝組成大禹故里聯盟,共同打造“大禹故里”品牌。
在學術交流會上,大禹文化研究領域的專家們,圍繞“如何為阿壩州大禹文化產業賦能”展開了熱烈交流。大家一致表示,立足大禹文化探尋,整合阿壩州禹跡點、文旅資源點,將有助于將“大禹故里”打造成惠及阿壩全州的公共產品,并對四川乃至全國旅游市場產生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