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涼山原生歌集《趕集》現身西昌谷劇場
▲觀眾樂享戲劇嘉年華
本報駐四川記者 王雪娟
2021年歲末,電商創業者劉旭嬌把一箱箱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特產雷波臍橙打包發走后刷起了朋友圈,一條大涼山國際戲劇節的新聞吸引了她。她喜歡自己的家鄉以這樣的方式被“看見”。
從2019年起,大涼山逐漸以新的方式被“看見”。“不取一分報酬”的濮存昕、廖昌永、吉狄馬加、阿來、錢文忠、李亭、王曉鷹、黃定山、郝戎、任冬生等25名中外藝術家和文化學者,共同發起了大涼山國際戲劇節。自此,涼山有了一個響亮的文旅新IP。
“出去一個劇團,回來兩個旅行團”
2019年初,大涼山國際戲劇節一亮相即艷驚四座。9個國家參演、335場演出,得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戲劇協會(ITI)、國際戲劇評論家協會(IATC)等世界藝術機構,以色列、法國等駐華使領館,英國愛丁堡戲劇節、法國阿維尼翁戲劇節等國際知名戲劇節的關注。國際論壇、國際合作、交流展演,群雄畢至,在廣袤的大涼山編織了一個美妙奇幻的戲劇之夢。
大涼山國際戲劇節甫一誕生就立志連接中國西部與東部、世界東方與西方的戲劇藝術和市場,引領文化和旅游創新融合和全產業鏈發展。愿景宏大,實現路徑也十分清晰。
“有可能我們出去一個劇團,回來兩個旅行團,這將形成戲劇旅游的支點。”涼山文旅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康分享了頂層設計方案,即以戲劇展演、戲劇論壇、戲劇孵化、戲劇教育、戲劇生活、戲劇文創、戲劇旅游七大內容支點創新融合文化和旅游,拉動涼山文旅全產業鏈發展。
第一屆戲劇節就已經實現國際化交流,2020年法國阿維尼翁戲劇節就曾給大涼山國際戲劇節設立了專門的席位和空間。如果計劃不被打亂,涼山文旅集團將以此為媒介拿到國外一手演藝產品的中國巡演代理權,并為國內的優秀劇目走向國際打通渠道。
停這一下,就可能不會有未來100年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走出去,引進來”的路徑被生生切斷。但第二屆大涼山國際戲劇節逆流而上。大涼山國際戲劇節第一發起人、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濮存昕記憶猶新:世界八大戲劇節云端對話西昌,全球首創直播帶戲收獲10億點擊量,牙買加、巴哈馬、蘇里南駐華大使等外國駐華官員赴涼山參加活動,大涼山國際戲劇節成為2020年全球難得正常舉辦的戲劇節。
如果停這一下,戲劇節可能就不會有未來的100年了。戲劇界和涼山文旅人都深感肩上扛著一份責任,也暗暗憋著一股勁兒——要向世界表明,我們一直存在。業內人士也認為,大涼山國際戲劇節的品牌價值未來一定會牽動相關文旅收益。
來到第三年,考驗仍在持續。戲劇節延期了,很多原定的劇目取消了。“也曾打過退堂鼓,說放棄其實很容易。”濮存昕說,在全世界戲劇人眼里,中國很了不起。正因為有了強有力的防疫措施,安全保障到位,組委會才能頂著壓力在2021年末奉上60余場精彩劇目和140余場戲劇嘉年華。這展現了當地政府的遠見與勇氣,也展現了中國戲劇社群強大的韌性與生命力。
2021年12月18日,一場“國際劇目推介與演出交易會”在線上線下同步舉辦,吸引了法國、羅馬尼亞、德國等多個國家參與,共有中國國家話劇院、中國兒童藝術劇院等單位推介劇目30余臺,涼山文旅集團與長三角演藝機構合作聯盟“6+1”院線、珠三角演出聯盟等一系列戰略合作協議也在交易會上簽署。
戲劇教育要建人才“蓄水池”
“大象長什么模樣?有什么特點?該如何模仿它?”2021第三屆大涼山國際戲劇節舉辦期間,在涼山州西昌市音樂基地的舞蹈教室內,大涼山國際戲劇節發起人之一、三拓旗劇團的創建人趙淼正帶領50多名孩子進行戲劇肢體游戲的訓練。現場,孩子們的天性被大大激發,想象力與創造力鋪滿整個課堂。這讓觀摩表演的濮存昕大為驚喜:“我聽說整個表演從創作到排練還不到10個小時,這說明戲劇教育已在大涼山開花結果了。”
“兒童戲劇是今天和未來的重中之重。”涼山文旅集團有關負責人透露,大涼山正在籌劃兒童戲劇節,將利用假期和周末開展課外戲劇夏(冬)令營和戲劇周末會。“未來,孩子們將從四面八方來到大涼山采風創作。寫一首關于云的詩歌,編一個關于羊的故事,再排演一部自己創編的劇,在實踐中學會群體溝通和協作,完成美育教育的綜合性表達。”該負責人說。
自2019年啟動以來,戲劇教育一直是大涼山國際戲劇節的重要支點。它正在構建一個巨大的戲劇人才“蓄水池”,讓戲劇的種子在這里生根發芽。連續3年,戲劇節與高校聯手,北京舞蹈學院、上海戲劇學院、四川音樂學院等紛紛在此成立教學實踐基地。
大涼山發力建設四川省文藝副中心
冬日里的西昌,陽光恣意揮灑,海鳥飛過碧藍的天空和水面。在這個被譽為“春天棲息的城市”里,漫步街頭的游客、下班回家的市民,常常會與戲劇嘉年華來一次不期而遇的美麗邂逅。
“這是一場純美的體驗,我的眼淚快流出來了,千里江山活過來了!”戲劇節期間在西昌市火把廣場金鷹大劇院上演的舞蹈詩劇《只此青綠》一票難求,中式審美盛宴令不少年輕觀眾大呼驚艷。絢麗的民族服裝秀,創新演繹的京劇、川劇,醒獅表演……主打國潮的第三屆戲劇節,點燃了中國觀眾的熱情與自信,也向世界展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名片。
以戲劇為媒,大涼山適時將其獨特的歷史人文和自然風光推向世界文化交流的舞臺。堅信“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鄉村振興路上,涼山彝族自治州黨委、政府目光堅定,響亮地提出了“創建中國文藝新坐標和西部文旅新IP”“建設四川省文藝副中心”的目標。涼山把一年四季都安排上了——春天是中國民族音樂盛典,夏天有涼山彝族傳統火把節,秋天打造邛海國際詩歌周,冬天舉行大涼山國際戲劇節。未來,音樂、詩歌、戲劇和非遺4個支點將支撐涼山成為四川省文藝副中心。(涼山文旅集團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