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霞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若曄
4月11日,“行走新巴蜀”四川日報全媒體采訪小分隊來到遂寧市船山區永和家園。作為船山區全力打造的鄉村振興示范樣板,該項目也是觀察遂寧市現代農業與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的樣本之一。
“這里種了1300畝左右油菜,是永和家園的第一道景觀。”跟隨四川天穗農業集團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前行,在永和家園入口處,一片油菜田順著山形地勢,向遠處綿延。
一路之隔,是去年12月建成投用的“一米菜地”——約30多畝的土地被劃分為數十塊小地塊,用石子路隔開,形成一個個“共享菜園”。在這里,市民、游客可進行蔬菜種植等農事體驗。
油菜種植基地和“一米菜地”位于永和家園的糧油主產區。該工作人員指了指周邊說,幾年前這里還是一片荒地,去年起,船山區加大撂荒地治理,因地制宜,變荒地為良田,種上了油菜、高粱等糧油作物,帶動了周邊群眾增收。
據介紹,依托地理條件及交通區位優勢,永和家園推進糧油主產區、經果林種植區、水生動植物種植養殖區建設。目前,已有精品糧油基地1700余畝,稻(菜)魚共生基地1200余畝,葡萄、柑橘、楊梅等水果基地2100余畝,特色中藥材白芷基地240余畝。
“今天下午去‘天天雨露柑橘基地’采摘柑橘,本次為計件,愿意去的村民帶上剪刀背簍……”當天中午,永和家園核心區——船山區河沙鎮鳳凰村的小喇叭響了起來。“家門口工作,每天有七八十元的收入,一年四季有事做,很滿意了。”村民陳廣珍說。
離開糧油基地往永和家園“腹地”前行,途經原生態親子樂園、青少年綜合實踐基地、稻田火鍋、農科小院、精品民宿聚落等多個正在建設的項目。
“市民、游客可以在這里體驗水果采摘,吃稻田火鍋、住鄉村民宿。”遂寧市船山區永河現代農業園管委會主任鄧敏介紹,永和家園集住宿、餐飲、糧油、蔬菜、果園等為一體,將文旅體驗落腳到農業經濟,讓游客有更多體驗,當地百姓有更多收入。
今年油菜花盛開期間,永和家園日接待游客量最高超15萬人次,平均日接待游客量保持在2萬人次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