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
新巴蜀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文銘權 秦勇
數架大型智能化工業級無人機在轟鳴聲中飛向藍天,執行包線飛行測試任務……4月13日上午,“行走新巴蜀”四川日報全媒體采訪小分隊剛走進自貢航空產業園,便偶遇到這一幕。
自貢通航機場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邱學清說,加上原有的自貢鳳鳴通用機場跑道,自貢航空產業園已有兩條跑道。新投用的2500米跑道,專供大中型無人機起降,以滿足自貢快速壯大的無人機產業發展需求。來到自貢川南新材料化工園區,凱盛(自貢)新能源公司太陽能材料生產車間內,機械手正將一張張光伏玻璃從輸送輥道上取下。公司副總經理廖紅彬介紹:“這是西南地區首條光伏玻璃生產線,去年7月投產以來,生產的大板薄板產品供不應求。”
無人機、光伏玻璃等新產品背后,是自貢這座老工業城市迸發新活力的印證。
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歷史機遇,自貢聚力“再造產業自貢”,把工業作為“壓艙石”、把文旅產業作為新的動力源,不斷提升產業創新能力、競爭力和城市綜合實力。自貢市老工業城市轉型升級示范區建設連續3年獲評全國優秀,“促進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實施技術改造成效明顯”等兩項工作獲國務院督查激勵。
中午,采訪小分隊走進恐龍文化科技產業園,園內自貢方特恐龍王國項目正在進行開園前最后的緊張調試。“這是我省首座以恐龍為主題的大型文化高科技主題樂園,總投資達31億元。”自貢市文化旅游投資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宋青山表示,開園后,每年游客接待量可達300萬人次以上。
距自貢方特恐龍王國項目不遠,是去年入選首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的中華彩燈大世界。2020年1月開園至今,該園已6次上榜全國熱門景區前十。
近年來,自貢實施文旅名城計劃,擦亮“江姐故里、千年鹽都、恐龍之鄉、中國燈城”四張城市名片,加快建設獨具特色的文旅名城和國際旅游城市。
自貢彩燈是自貢作為全國首批國家文化出口基地的重要支撐。通過實施“環球燈會”計劃,自貢與8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文化貿易,自貢彩燈產業已占據國內85%以上、國外92%以上的燈展市場份額。近年來,自貢彩燈相繼點亮進博會、世博會、服貿會、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等大型展會、賽事。
行走在自貢城區,近年來相繼建成投用的老鹽場1957、釜溪河歷史文化長廊等一大批文旅項目,與燊海井、吉成井等古鹽場天車交相輝映。文旅產業,成為拉動自貢服務業發展的強勁引擎。
工業+文旅,“再造產業自貢”的二重奏鏗鏘奏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