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杜杰

       2月8日,記者從文化和旅游部官網獲悉,為推動非遺助力鄉村振興,日前,由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鄉村振興局共同組織開展的“非遺工坊典型案例”推選工作名單公布,在各地推薦申報的基礎上,經評審和公示,確定了66個2022年“非遺工坊典型案例”。其中,阿壩州的慈愿傳統文化有限責任公司非遺工坊和理縣囍悅藏羌繡專業合作社非遺工坊雙雙入選。

       記者了解到,本次評選旨在充分借鑒“非遺工坊典型案例”的經驗,加強各地對本地非遺工坊的指導,切實發揮其在推動非遺保護、帶動就業增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促進鄉風文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66個2022年“非遺工坊典型案例”中,四川共計入選了4個非遺工坊,而阿壩州就占了2個,這是為何?

       本次入選的非遺工坊一個是藏香、一個是羌繡,對于阿壩州而言,具有傳統的民族地域特色。近年來,阿壩州扎實推進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工作,堅持政府主導、做實“凈土”文章,全覆蓋開展“凈土保護”、全方位培養“凈土匠心”、全領域培育“凈土品牌”,構建起非遺“保護”“傳承”“發展”融合相濟、統籌協調的新格局,讓更多的阿壩人從這些蘊含民族精神、思想智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汲取前行的力量,更加堅定文化自信。而放眼全省全國,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陳岸瑛的話來說,“非遺工坊既是振興鄉村的新舉措,也是保護鄉村非遺的好辦法。如果說文化生態保護區是整體,傳統工藝工作站是樞紐,非遺工坊則是深入鄉村的毛細血管,聯系著最基層的農戶,守護著鄉土中國的根脈。”

       藏香:一炷飄香2小時

       2月8日清晨的馬爾康,朝陽升起,阿壩州慈愿民族傳統文化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謝拉早早來到公司,開始了一天的工作:他盤腿而坐,把混著各種純天然香料及藏藥材的香泥放入由牛角特制的工具中,左手握住牛角,右手大拇指擠壓木泥,木泥如有靈性般從牛角的小孔里溜了出來,變成了一根根粗細均勻而又筆直的藏香。

       “這些藏香經過晾曬、包裝后,便可走向市場,這是我和鄉親們增收致富的依靠。”在30歲時,謝拉是一個“蓉漂”,2008年,他帶著對家鄉的眷戀回到馬爾康,做起了小本生意。

       在艱苦創業的同時,謝拉心中一直懷揣著發揚藏香文化的理想,也一直堅持著學習藏香制作技藝。歷經多方求學,拜訪了許多優秀的藏香制作師,他從2011年開始研究傳統藏香的制作技藝,在多年學習藏文化基礎上,更加努力研究藏香文化,打造藏香文化。

       2017年,謝拉成立了阿壩州慈愿民族傳統文化有限責任公司,根據市場需求,他研制新的配方,原料以肉豆蔻、竹黃、藏紅花、丁香、草豆蔻、砂仁及紅白檀香、當歸等三十多種青藏高原原生珍貴藥物,用于生活和工作環境。

       除了從各種經典記載中還原傳統藏香配方,謝拉還去了20多個國家和地區,一邊了解他們的藏香文化,一邊收集國內缺少的原材料。2017年,謝拉終于成功研制出標準化的慈愿藏香,正式問世并走入市場。

       “配方的天然講究和制作技藝的獨特精細,讓慈愿藏香一枝香燃燒時間能夠達到2小時左右,并且有其獨特的芳香。”謝拉說。

       2021年,公司年產值達到了887萬元,2022年突破1000萬元,制定發布了慈愿藏香的商標、企業標準、檢測報告、ISO9001,藏香配方已申請國家專利8項,成為馬爾康市周邊最大的藏香生產企業。

       謝拉帶著茲愿藏香先后參加了世博會、廣交會、西博會等大型產品營銷與推介展會30余次。目前,靠著藏香傳統制作手藝和非遺工坊,公司線上、線下、生產線等固定員工有42名,包含28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和3名殘疾人等,平均固定年收入每人3萬元以上。

       “目前,我們已經建立起慈愿藏香生產性保護傳承基地及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基地,定期保護慈愿藏香傳統制作技藝藏香產品需要的原材料的生長環境,培養慈愿藏香傳統制作技藝的傳承人。”謝拉說。

       羌繡:“繡”出鄉親美好小康生活

       屋內,琳瑯滿目地陳列著各種手工羌繡制品:項鏈、耳環、車飾、絲巾、服裝……在位于阿壩州理縣桃坪羌寨羌繡館里的囍悅藏羌繡專業合作社非遺工坊展示銷售體驗基地,每天都有游客前來參觀和購買羌繡;在旅游旺季的時候,理縣囍悅藏羌繡專業合作社非遺工坊張居悅還會邀請傳承人在羌繡館做活態展示,讓游客近距離感受民族風情。

       而在不遠處的薛城古鎮囍悅藏羌繡專業合作社非遺工坊生產基地里,張居悅日常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帶著本地婦女繡羌繡。

       非遺工坊以羌繡設計制作、民族服裝設計制作、服裝來料加工、紡織來料加工為重點,以點帶面,帶動本地人就業,加快藏羌民族文化產業發展。

       作為發展民族特色手工產業的領頭羊,非遺工坊采取“企業+合作社+繡娘”模式,打造“我教、你學、你做、我收”的運作方式,繡娘們為集中式與分散式的就業,集中式是在生產基地里定期工作,分散式是在家里足不出戶就可以實現居家靈活就業,以產業帶動的形式拓寬鄉鎮婦女就業渠道,幫助本地婦女實現指尖經濟,讓兒童不留守、老人不空巢。

       作為一名“90后”非遺傳承人,張居悅到上海大學學習跨界創新方法后回到家鄉,如今已經成為囍悅藏羌繡專業合作社的帶頭人,正帶領鄉親奔小康。

       目前,非遺工坊帶已經動300余名脫貧人員就業,年收入達0.5萬至5萬元。截至2022年底,工坊開展公益性技能培訓共培訓人數1000余人次。

       “我們通過非遺工坊,打造了‘云上囍悅’民族品牌,致力于傳承推廣羌區的生活美學,以羌繡的傳承及創新式發展為理念,打造一個集產品與研發、生產與銷售體驗,鏈接傳統與現代,城市與農村,傳承弘揚羌繡文化為一體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品牌。”張居悅說,目前,工坊已開發上千藏織羌繡產品,有服飾類、飾品類、包類、鞋類、家居類、文創產品類。

       此外,依托薛城鎮打造紅色文化教育基地、羌繡博物館、民族文化產業示范基地等一系列形成特色研學產教育基地,囍悅藏羌繡專業合作社非遺工坊還積極賦能藏羌民族特色產品市場開拓力度,打造青少兒游學體驗、高校研學、旅行打卡、非遺手工藝課程設計、非遺研學路線開發等方式激活本土旅游經濟,每年組織清華大學、四川大學、西南科技大學、四川師范大學、西華大學、綿陽師范學院等多所高校學生及暑假寒假青少年非遺游學營深入藏羌走廊,了解藏羌文化,體驗藏羌手藝,結合傳統創新設計藏羌文化產品。目前,非遺工坊累計接待研學10萬人次以上。

日本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最新| 亚洲视频国产精品|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 国产精品99久久99久久久| 一本大道无码日韩精品影视| 996久久国产精品线观看| 午夜精品不卡电影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福利网站|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久久97久久97精品免视看秋霞|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 91精品观看91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观看无码专区| 中国精品videossex中国高清| 亚洲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亚洲人午夜射精精品日韩| 亚洲嫩草影院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久久| 91国内揄拍·国内精品对白| 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vvvv99日韩精品亚洲| 国产精品黄大片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精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99久久er热在这里只有精品99 |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动漫|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精品| 国产av无码久久精品| 韩国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婷婷国产综合久久| 亚洲第一精品福利| 久久我们这里只有精品国产4|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av一坑|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观看| 538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啪精品视频网免费| 麻豆精品成人免费国产片| 国产在vr视频精品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