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俞子志 川觀新聞記者 楊藝茂 文/圖
采茶葉、賞茶花,吃龍蝦、做土陶,住帳篷、看星空……“好吃又好耍,有種重新回到了兒時的感覺,感覺很巴適!”成都游客張女士一行在隆昌市石燕茶鄉感受到了鄉村旅游的別樣樂趣。
隆昌市石燕茶鄉
近日,2023天府旅游名縣媒體代表團走進石燕橋鎮,探尋當地的多產業融合發展新路徑。位于隆昌市石燕橋鎮凈土村的石燕茶鄉旅游景區,規劃面積達5513公頃,輻射了10余個行政村。這里有“天然氧吧”美譽的尖山子森林公園、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隆昌土陶制作技藝”、省級油茶現代林業園和內榮農高區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農文旅資源極為豐富。
以在地資源為特色,石燕茶鄉打造了精品文旅項目。“山下有隆窯遺產博物館,占地約3000平方米,分為3層。半山腰有7000畝連片油茶基地,每年10月,漫山遍野的油茶花迎風綻放、清香四溢。”凈土村黨總支書記自玉仙眼中的石燕茶鄉處處有看頭。
石燕茶鄉依托本地特色資源,還構建了更多的消費互動場景。星空部落露營基地依山而建,一眼望去,黛色的山巒連綿起伏。基地里彩色步道、森林小賣部、帳篷、休閑座椅等基本設施一應俱全,游客們可以在這里夜觀繁星、晨看日出、唱歌觀影、閑庭漫步,體會時光慢下來的感覺。油茶基地結合油茶花期,舉辦了“油茶花節”、茶果采摘、親子體驗等活動,與尖山子森林公園和大佛坎白云寺景區等旅游資源融合,打造了集游玩觀賞、親子體驗、休閑度假為一體的旅游基地,吸引了內江、川南片區乃至成都、重慶等多方來客,知名度、美譽度節節攀升。
土陶文化是石燕茶鄉的文化名片。“前山礦石后山碳,中間泥巴做罐罐。”這是隆昌千百年來流傳的一句俗語。隆昌土陶制品以其透氣而不滲透的特點而聞名,被稱為“會呼吸的陶缸”,其噸缸銷量占全國市場的23%,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郎酒、洋河等知名酒廠中,噸缸占有率更是高達80%。隆窯遺產博物館展示了豐富的土陶藏品,并提供了非遺土陶制造體驗區和大師工作室等功能區,展出藏品300余件,可同時容納近500人觀展和進行非遺體驗,讓游客們近距離感受傳統技藝的魅力。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石燕茶鄉緊緊圍繞“農業+非遺+旅游”融合發展新模式,充分發揮了土陶和茶產業的優勢,與本地資源相結合,不斷盤活現有資源,扮靚鄉村顏值,以多業態豐富旅游體驗,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