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主辦的嘉陵江旅游風景道采風活動在四川廣元市翠云廊景區開啟。在接下來一周時間里,來自川渝兩地媒體、攝影達人、旅行社代表等,將先后走進四川廣元、南充、廣安以及重慶合川區、北碚區、沙坪壩區、江北區等地,實地體驗“千里嘉陵江·最美風景道”。
嘉陵江是長江上游的主要支流之一,蜿蜒千里秀美安瀾,聯通南北風光無限。2022年川渝兩地文旅部門攜手出臺的嘉陵江旅游風景道規劃建設方案,兩地將協同打造700余公里旅游公路、5大最美景觀段、4類旅游設施、10大重點景區,共同培育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新地標。
春暖花開時節,采風活動將走訪嘉陵江旅游風景道代表性景區景點,同時也探訪嘉陵江旅游風景道建設以來的新成效和新進展。
看資源,體驗嘉陵江獨特山水文化
嘉陵江旅游風景道建設正式啟動于2022年11月四川省文化和旅游發展大會期間,四川聯動陜西、甘肅、重慶四省市嘉陵江流域的主要縣(市、區)發起成立嘉陵江文化旅游聯盟,共同培育“千里嘉陵江·最美風景道”品牌。
這既是先天稟賦,也是時代機遇下的應運而生。
從資源優勢來看,嘉陵江流經陜甘川渝4省市,全長1345公里,是貫通南北的一條“黃金水道”。在“依水而生、聚水而興”的歷史發展進程中,也成為一條文化交流交融之道,匯聚著藏羌文化、秦隴文化和巴蜀文化等豐富文旅資源。據四川省文化和旅游資源普查平臺數據顯示,嘉陵江旅游風景道四川區域現有文化資源22.159萬處,旅游資源2.78萬處,其中5A級景區就有4個,4A級旅游景區20余個,可以說這是一條天然的“人文風光之道”。
從時代之勢來看,在旅游方式更多向著深度體驗游轉型背景下,各地加速推進交旅融合發展,讓文旅體驗更加深入到區域脈絡之中。
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推進,聯結兩地的嘉陵江旅游風景道建設更是成為川渝兩地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一大重要承載。根據兩地文旅部門牽頭分別出臺了嘉陵江旅游風景道建設的具體實施方案,其中四川段主要目標是構建“一廊三段五線”的風景道建設格局,即圍繞嘉陵江旅游風景廊道打造“劍門蜀漢”古蜀嘉陵段、“閬苑仙境”印象嘉陵段、“華鎣曲流”詩畫嘉陵段三大主干線,以及劍門翠云旅游風景線、紅色嘉陵旅游風景線、偉人故里旅游風景線等5條旅游風景支線。
重慶市的建設則北起草街航電樞紐,南至朝天門的嘉陵濱江生態長廊。
隨著實施方案的出臺,川渝兩地從規劃層面廣泛凝聚起建設嘉陵江旅游風景道的共識,共同培育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新地標。
此次采風活動,采風團將走進川渝兩地嘉陵江旅游風景道建設主要規劃區域,一路沿江前行,一路感受江畔人文山水風景。
看變化,走訪風景道建設新成效
風景道建設將交通道路與觀光、游憩以及生態保護等多種功能相融合,串珠成鏈,形成旅游經濟的帶狀化,并能夠催生具有更多附加值的“路衍經濟”。
據嘉陵江文化旅游聯盟相關負責人介紹,據不完全統計,2023年各成員單位建設嘉陵江旅游風景道、綠道等超過500公里,配套完善休閑步道、自駕車營地、停車場等基礎設施項目400余處,進一步完善沿江旅游標識體系。其中,四川廣元市重點打造劍昭段,串聯劍門關、昭化古城,實現區域旅游優勢集聚;四川南充市建設33公里沿江風景道;四川廣安市重點推動武勝段建設,培育龍舟旅游文化節等系列特色活動。
此次采風之行,也將實地觀察嘉陵江旅游風景道建設以來,沿線地區的道路與風貌景觀化打造、旅游公共服務設施提檔升級、旅游產品與業態優化創新等變化,尤其是感受夜經濟、水上經濟、體旅融合等新業態如何能進一步串聯帶動風景道沿線人氣,激活沿線文旅消費。
此次采風活動,特別組織了來自川渝兩地旅行社代表進行實地考察,下一步將推出更多旅游產品和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