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首屏新聞記者 楊德慧
8月26日,甘孜州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座談會在康定市召開。會議指出,甘孜作為體現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發展最鮮活的實踐地之一,歷史底蘊深厚、文化遺產璀璨、地域特色鮮明,保護好、傳承好、發展好甘孜的珍貴文化,是甘孜州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和時代使命。
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文化基礎,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務、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有力支撐,是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必然要求。進入新時代以來,甘孜州堅定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為重點,以“全域博物館之州”打造為牽引,持續加強人才培養和價值研究,體系化推進傳承發展、多層次推動轉化利用,文化遺產綜合保護利用走在全省前列。
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甘孜州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要堅持保護第一、傳承優先,體系化推進立法保護、政策保護、系統保護和試點保護,把握好增強文化自信、堅持人民至上、依法保護傳承、持續改革創新、突出開放包容、注重融合發展六個原則,守正創新做好甘孜州文化遺產工作,加快推進新時代文化強州建設。
文化強州如何建設?會議指出,要堅持從甘孜實際出發,統籌抓好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重點任務——
要持續打造“全域博物館之州”。立足地質景觀、歷史遺跡、紅色印記等獨特資源,強化博物館保護和傳承文化遺產的根本功能,激發社會力量參與博物館建設,構建布局合理、結構優化、特色鮮明的全域博物館體系。
要扎實推進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深刻把握國家文化公園的文化屬性,分類打造好國家文化公園延伸拓展區,把分散的文化遺產資源串成線、集成團、連成片,形成具有甘孜特色的國家文化公園整體辨識度和空間連續性。
要科學推進考古發掘工作。健全完善甘孜考古發掘工作機制,積極推進考古前置改革,抓好皮洛遺址后續考古發掘和文物保護利用等工作,切實摸清川西高原地區各個時期文化發展面貌,著力打造青藏高原考古品牌。
要全面加強文物保護修復。扎實開展好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重點加強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和可移動文物修復,深入實施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守護好前人留給我們的文化瑰寶。
要切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深入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工程,修訂完善《甘孜藏族自治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加快建設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基地,積極培養復合型民間傳承隊伍,持續豐富非遺活態傳承方式,增強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活力。
要深入推進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緊扣“留住鄉親、護住鄉土、記住鄉愁”目標,落實好全州傳統村落保護利用總體規劃,切實把傳統村落保護利用與鄉村振興結合起來,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文化創意,推動傳統村落科學保護、可持續發展。
要不斷豐富群眾精神文化活動。大力實施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工程,廣泛開展文化下鄉等群眾性文化活動,用好東西部協作、托底性幫扶、“組團式”幫扶等力量,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讓群眾享受更加充實的精神文化生活。
要全力抓好精品文藝創作。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把甘孜優秀文化遺產作為文藝創作的重要源泉,擇優確定一批具有支撐性、引領性的項目,打造更多展示甘孜形象的文化IP。
要高質量推進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堅持以文塑旅、以旅興文,培育一批以文化旅游為主業、以融合發展為特色、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領軍企業、骨干企業。把甘孜豐厚的文化資源融入旅游發展和產品開發中,探索“文旅數字化+產業化”共生發展模式,大力開發文創體驗、科普研學、休閑康養、考古挖掘、天文觀星等新場景新業態,不斷激發文化旅游多元疊加的聚合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