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張斌
11月21日,位于成渝古道上的安岳石刻·圓覺洞景區游人如織。見精美的到北巖石窟造像,來自重慶的萬先生忍不住發出贊嘆:“太美了!”
久聞安岳石刻大名,趁著近期安岳縣多處石刻景區免費開放的東風,萬先生一家人還順道游覽了臥佛院景區、毗盧洞、華嚴洞等地。在游覽安岳石刻景點的過程中,萬先生還了解到了大足石刻和安岳石刻的承繼關系,“回重慶,我還再準備看看大足石刻,或許會增長新知識。”
一趟旅程,同游成渝古道上的不同景點,作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的重要內容,如今成渝故道旅游風景道吸引力日增。11月18日至22日,來自川渝兩地的媒體代表們一路經過部分古道節點城市,領略古道山水人文的厚重底蘊,感受四川在巴蜀文化走廊建設中的澎湃活力。
在傳承中保護
讓優秀傳統文化放時代光彩
“我們家傳承資中木偶戲要從我的爺爺輩算起,如今我女兒、女婿也是傳承人。”11月19日,采訪團抵達資中縣木偶劇團時,資中木偶劇團工會主席楊武等候已久。一提起資中木偶戲,他有講不完的故事。
楊武介紹,資中木偶戲為中型杖頭木偶戲,起源于清光緒年間,已有百年歷史。因其獨特的表演形式,2014年被列入國家級非遺保護戲劇擴展性項目名錄。表演時,演出者需將木偶舉過頭頂,操縱撐桿和手扦讓木偶完成表演。“要求‘動作準、手腕活’,演員基本功要求很高。”除過中型杖頭木偶戲表演,杖頭木偶制作也四川省首批非遺代表性項目。而資中木偶劇團就是這兩項“非遺”的重要保護傳承基地。
楊武帶領記者們參觀了劇團的展陳室,清代流傳至今的木偶,泛黃的老劇本,讓人大開眼界。“資中縣木偶劇團不僅保留了傳統經典劇目,還不斷推出新作品,以適應現代觀眾的審美需求。”楊武說,比如近年來劇團結合廉潔文化,打造出《新包公斷案》等劇目,寓教于樂。
老藝人們的堅守也帶動了年輕人,青年演員周昱汝就是其中一位。2008年,她放棄了大城市工作,考進木偶劇團,苦練內功,精心琢磨木偶表演的一招一式,如今她已成為團里的青年骨干。近年來,周昱汝陸續被評為“資中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承人”“甜城工匠”等榮譽稱號。她還注重傳幫帶,把表演手藝傳給李文東、魏婷奕等更多年輕人。
周昱汝告訴記者,資中縣木偶劇團每年堅持演出300場以上,送戲進校園、進鄉鎮等,最近木偶劇團的工作人員已經在為年末的送戲下鄉緊張排練,“就是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這項傳統文化藝術,讓這門藝術在新時代綻放光彩。”
在保護中發展
讓600多年古村寨煥新
隆昌市云頂鎮上有一座云頂寨,在川渝古道上久享盛名。該寨始建于明朝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被國家文物部門譽為“民俗文化活化石”。
11月20日,記者們來到海拔530米的云頂山上,一睹云頂寨的風采。踏進寨門,穿過那斑駁城墻,撫摸著青灰色的城磚,看著那滿地的萎萎荒草,不禁感到歷史的凝重;而站在寨墻上面俯瞰遠處,丘陵、田野、綠樹、竹林時隱時現,如置身水墨丹青。“轟隆隆”,寨子內還時時傳來施工機械的轟鳴聲。
隆昌市文物所所長蘭廷波介紹,云頂寨共有54座莊園以及巍峨雄壯的炮臺、兵棚哨樓,這在川渝古道上非常少見,“然而,由于年久失修,寨內建筑破損嚴重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
為加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今年隆昌市投資1.15億元實施“云頂鎮傳統村落文化保護利用項目”。該項目涵蓋修繕云頂寨內部分莊園和寨墻,實施景觀提升、改造丁字街風貌、改建停車場等。目前,首批古村寨院落主體修繕已經完工。
走進一處已經修繕完畢的院落,古色古香的歷史氛圍感迎面而來。蘭廷波介紹,修繕完畢的民居屆時將改造成民宿或者博物館,在修繕過程中,隆昌市文物部門還多次與施工方商定方案,以求最大限度保留古寨歷史風貌。
在云頂寨的老街,記者也見到,不少村民已著手提升自家住宿環境,以期迎接更多川渝游客。就在今年9月底,隆昌市聯合重慶榮昌區及成渝古道文化旅游發展聯盟成員單位,共同發布成渝古道旅游主題線路,共塑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品牌。
而在行走中,記者見到包括資陽文廟、資陽羅泉古鎮在內的川渝古道景點,目前都在著力提升打造中。
在創新中突破
借勢科技讓石刻文化傳播
山巒疊翠之間,《黑神話·悟空》臥佛院拍照打卡……11月21日的安岳縣跑馬灘旁,一群游戲玩家來一場線下版的《黑神話》考古。世界最長全身左側臥佛坐落于此,根據臥佛院摩崖經文記載,這尊臥佛已有近1300多年的歷史。
今年,火遍全網的《黑神話:悟空》中,一處佛教造像場景即取自于此。伴隨著《黑神話:悟空》的爆紅,也讓不少川渝地區玩家對安岳石刻產生了濃厚興趣。
安岳縣也及時抓住發展機遇,通過提升服務質量、出臺優惠政策,將“網紅”變“長紅”:從今年9月中旬至年底,玩家憑借《黑神話:悟空》第三關通關游戲截圖,可暢游安岳部分石刻景區。
安岳縣石刻造像以古老精美著稱,然而由于布局分散,往來游客難以一次盡覽。安岳石窟研究院文化研究科科長楊秀偉介紹,目前在建的安岳石窟數字展示中心即將投用,屆時將成為游客到安岳參觀石刻的第一落腳點。在安岳石窟數字展示中心,游客將通過AR、VR、Mapping投影等數字化形式領略石窟之美。“即使無法涉足具體點位,游客也可以在數字展示中心沉浸式、互動式感受安岳石刻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