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楊藝茂
時序更替,歲物豐成。
回首2024,冰雪之旅、美食之旅、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之旅……都是樂山文旅“出圈”的高頻詞。
全民參與文學大獎、家門口看演唱會、與世界級樂團共迎新年……文化的層層浸潤與旅游城市的氣息相得益彰,演變為樂山市民和游客的獲得感。
山有頂峰,湖有彼岸,但樂山的文旅的新體驗沒有標準答案。讓我們一起聚焦八“新”,回顧2024那些魅力瞬間——
一、游客量創新高
2024年,樂山全市接待國內游客首次突破1億人次,同比增長超14%;接待入境游客超26萬人次,其中入境過夜游客17.9萬人次,同比增長213%,為歷史最高。
二、旅游收入刷新
2024年實現國內旅游收入超1300億元,同比增長超13%。其中,文體娛樂業規上企業營業收入增長21%。
三、品牌榮譽上新
新增省級以上文旅品牌24個。其中,峨眉山獲評首批世界旅游名山,樂山市圖書館被評為國家一級館,峨眉山博物館定級為國家二級博物館,新增4A級景區1個、3A級景區3個。獲得省級以上榮譽40項,其中,夾江縣馬村鎮石堰村入選2024世界旅游聯盟旅游助力鄉村振興案例,“古韻嘉州 尋古問今”主題線路入選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
四、文旅場景煥新
推出鐵道兵博物館、樂山市根書博物館、夾江社壇·新街子、峨眉山星河澗·宿集、楊灣紙坊手工造紙研學基地、五指山野奢民宿、五通橋菩提山城市體育公園等新場景。峨眉山市高橋威士忌工旅融合、樂山華泰溫德姆花園酒店、望佛峽漂流及龍潭戶外旅游民宿酒店集群、馬邊貓貓坪農文旅融合等10余個項目簽約,包裝儲備文旅招商項目46個。文旅簽約、涉旅項目投資額雙過“百億”。
五、文旅活動出新
承辦2024全省夏季文旅宣傳推廣、“拍在四川 走進樂山”兩項省級重大活動,舉辦“音雄聯盟·超級演唱會”和意大利米蘭交響樂團2025新年音樂會等大型音樂盛宴,推出五一文化快閃、海棠嘉音·秋之韻音樂美食周、國慶非遺巡游、冬季旅游啟動儀式、樂山百姓文化村超等本土特色活動500余場,赴泰國、意大利、奧地利、上海、重慶等12個國家(城市)開展國際交流和旅游全球營銷活動。
六、文物保護革新
實施樂山大佛、峨眉山景區管理體制改革,樂山大佛文物保護(景區)管委會改革模式在全國世界文化遺產工作會議上作經驗交流發言。完成樂山大佛附屬造像文物數字化(一期)等5個文保項目。推進峨眉山市、夾江縣馬村紙文化連片區域省級文化遺產保護利用“雙試點”和2個四川省鄉村石窟文化景點試點建設,開展樂山市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新發現文物65處。
七、文化傳承歷久彌新
建成市美術館、李瓊久藝術館,創排《烙碗計》等傳統優秀劇目4個,斬獲四川省第七屆青年川劇演員比賽一等獎(川劇《韓琦殺廟》)、第十一屆四川省群文視覺精品展一等獎(美術作品《出發》)等獎項4個,組織嘉州畫派、原創舞蹈《生如夏花》、舞劇《屈原》等優秀文藝作品到泰國、韓國、重慶等地交流展演。夾江年畫被列為“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人類非遺的實踐項目,峨眉武術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馬趙凌云被評為全國非遺保護工作先進個人。
八、文旅宣傳追新
邀請英國、法國等國家和港澳臺地區10批次旅行商來樂考察,迎來馬來西亞千人賞花團、香港百人研學團等大型入境團來樂旅游。華爾街時報、紐約日報等280余家海外媒體對樂山進行宣傳報道,獨占日本《中國紀行》雜志???個版面。組建國內首個非遺武術女子團體“峨眉派女子功夫團”,其作品獲“外交天團”點贊,被25個駐外使領館向海外轉發推介,短片《武韻峨眉》全網點擊量累計破10億。整合官方媒體、專業媒體、商業媒體和社交媒體四大平臺共同發力宣傳營銷,樂山籍明星王鶴棣出鏡短視頻“樂山樂水總相宜”“雷軍五一假期邀你來樂山”等話題上熱搜榜單超20次。樂山全域景區被中廣聯授予“影視指定拍攝景地”稱號,樂山本土電影《阿莫阿依》全國上映。央視關注樂山文旅超30次,樂山在2024全國地級市城市品牌指數榜單中排名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