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7日),“四川造”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票房突破120億元,進入全球影史票房榜前十名。在影片的帶動下,我省不少與哪吒相關的景區景點也迎來全國各地游客。如何把“哪吒熱”轉變為長效流量帶動文旅消費?文化傳承如何與旅游產業發展相得益彰?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那些“傳說”里的地方。
記者 趙晴:這里是四川宜賓,傳說中哪吒出生地陳塘關以及大戰龍太子的龍脊石……20多處實景讓神話“落地生根”。
數據顯示,2月上旬,宜賓搜索量環比增長225%,翠屏山景區憑借哪吒行宮等主題景點,成為熱門打卡地,日均游客人數已達4000人左右。從正月初四至今,哪吒行宮累計接待游客已超過6萬人次,較往年同期增長了300%。
游客 馮漫:之前哪吒已經有很多經典形象的塑造,想要更切合歷史地來了解一點點,也給自己留下一點點有意思的回憶。
宜賓市翠屏山景區管理中心副主任 黃浩:提升了很多旅游方面的服務,一是增加了免費講解的次數。二是對索道觀光車,增加了運營的時間,三是增加了景區的安保措施和安全監控系統以及智慧語音的求助系統。
從民俗到古跡,這座長江首城與哪吒的淵源可追溯千年。近年來,哪吒文化體驗館、哪吒歡樂世界等主題景點進一步豐富哪吒文化“載體”;“哪吒迎春燈會”連續點亮長江畔;“宜賓造”動畫《少年英雄小哪吒》屢登央視黃金時段,多次收視奪冠,宜賓翠屏區獲頒“中國哪吒文化之鄉”。
四川省社科院杰出研究員 譚繼和:這地方的民間大眾百姓,他們富于理想,宜賓的哪吒文化故事,他們宣傳得不錯,很早。
宜賓市翠屏區還計劃持續打造沉浸式體驗項目,促進哪吒產業文、商、旅深度互補發展。
宜賓市翠屏區文廣旅游局宣傳推廣股副股長 吳飛揚:我們還要繼續加強哪吒文化保護與利用,深度挖掘哪吒行宮、天池公園、騎龍坳等20余處涉及哪吒文化民俗、典籍、遺產等,同時要開展“哪吒元素”的城市保護修繕、提升改造工程,并采取開放哪吒IP的授權合作模式,打造“哪吒”城市超級IP文化旅游生態圈、激發我們翠屏區新發展活力。
距離宜賓翠屏400公里的綿陽江油乾元山則流傳著太乙真人在此得道飛升的傳說,景區內的金光洞、哪吒肉身墳、哪吒點將臺、哪吒廟等同樣迎來了大量游客。
游客 藍星儀:我是來追星的,來打我噻、來打我噻。
綿陽江油市含增鎮乾元山村村民 母志斌:祖祖輩輩都曉得哪吒一直都在這里,好多都是看這個電影過來的,(每天)至少1000人以上,游客量大了,我們肯定多掙錢。
迎來“夢幻開局”后,當地文旅也希望通過服務、業態方面的提升,努力讓“哪吒熱”變成長效流量。
綿陽江油市文化廣播電視與旅游局旅游發展中心主任 黃俊華:我們也準備接住這波“潑天的富貴”, 將哪吒文化與李白文化夢幻聯動,深度融入江油文旅產業,推出多條特色旅游線路,提供景區門票優惠政策,豐富游客在江油的旅游體驗。
此外,在廣漢三星堆博物館,也迎來扎堆圍觀結界獸原型的“哪吒迷”,都江堰青城山作為二郎神楊戩的“老家”近日熱度不斷攀升。隨著越來越多的游客跟著“吒兒”的腳步來到四川,我省也計劃打造“四川古蜀神話旅游線路”,以寵客的姿態迎接八方游客,讓其承載的豐富文化內涵跨山越海、踏浪登高。
四川省社科院杰出研究員 譚繼和:借我們哪吒文化之風,把我們三星堆和金沙,把青城山的故事多多地組合在一起,用古典文化與現代科技同現代人文三者結合,希望成為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