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吳曉鈴
4月18日,國際古跡遺址日主場活動在山東省泰安市舉行,活動現場公布了2024年度優秀文物主題游徑,四川4項入選。其中“東坡行旅”中國文物主題游徑入選特別推薦案例,“蜀道金牛”文物主題游徑入選十佳案例,資陽大足石窟石刻文物主題游徑和中國兩彈城文物主題游徑入選優秀文物主題游徑。
文物主題游徑是以不可移動文物為主干,以特定主題為主線,集中展示專題歷史文化的文化遺產旅游線路。2024年度優秀文物主題游徑推介共收到全國申報案例122個,涵蓋全國29個省份,其中區城性文物主題游徑67項,縣域文物主題游徑55項。結合文物主題游徑建設要求,最終選出1項特別推薦案例,10項十佳案例以及31項2024年度優秀文物主題游徑。
“東坡行旅”是第一條中國文物主題游徑。以蘇東坡的人生階段為脈絡,以不可移動文物為載體,串聯相關城市,對應其與東坡人生階段的關系,賦予相應主題定位。在文物得以全面保護、活化利用的基礎上深化價值解釋,引導文旅融合,向社會傳達東坡“以天下為己任的儒家大愛思想”“求真求實求是的傳統士大夫品格”“展現精神內核的東方美學特質”等當代價值。通過文物主題游徑建設,最終實現東坡文物資源的系統保護和全面開放利用,形成“東坡行旅”主題的總體布局,也讓“東坡行旅”成為向世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要文化標識。“東坡行旅”涵蓋10個省份、15座城市,各級文物核心資源48處,其中眉山三蘇祠是核心資源之一。
“蜀道金牛”文物主題游徑,以綿陽市梓潼縣至廣元市朝天區的金牛古蜀道為路徑載體,串聯沿線大批文物古跡資源、歷史文化資源和自然生態資源,以“天梯石棧”“劍閣崢嶸"“翠云蒼煙”“文脈永昌”4條主題線路,闡釋蜀道作為連通黃河文明與長江文明重要通道的偉大價值。游徑涵蓋98處文物資源,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7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2處、未定級不可移動文物49處。
資陽大足石窟石刻文物主題游徑,以資陽和重慶大足地區豐富的石窟石刻資源為依托,圍繞“石中三界,石外桃源——資陽大足石窟石刻文物主題游徑”主題,深度挖掘石窟石刻藝術價值,結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戰略,將川渝兩地最具優勢的石窟與農文旅資源有機整合,形成集文化體驗、旅游觀光為一體的特色游徑,展現石窟藝術中國化魅力與地域文化特色。游徑涵蓋51處文物和文化遺產主干資源(石窟寺文物)、關聯資源15處。
中國兩彈城文物主題游徑,以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舊址為中心,輻射周邊漢江韻、曹家溝工學院、四川兩彈城博物館、航天科技館,形成“一心四區”新格局,是“兩彈一星”精神的重要承載地,也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陣地。游徑涵蓋兩彈城舊址建筑群178棟,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筑7棟,未定級不可移動文物80余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