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政務公開工作條線的小伙伴,馬上又要開展編制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了。今年1月初,小編曾推送過編制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小技巧,你學會了嗎?很多小伙伴表示受益匪淺,很實用。
今天小編繼續以“避坑”的方式來給大家提煉編制年報要點,供大家學習參考,了解規范編制年報的相關要求。如有疑問,可咨詢小編。
第1問:編制發布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的主要依據是什么?
答:2019年5月15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五章監督和保障”中的第四十九條和第五十條對于年報發布和內容提出要求;2021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政府信息與政務公開辦公室關于印發《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格式》的通知(國辦公開辦函〔2021〕30號)(以下簡稱“《年報格式》通知”),對如何編制年報提出了詳細要求。信息公開公眾號曾就該文件做過解讀,大家可以點擊查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格式修改要點提煉。
第2問:關于年報發布的時間,有明確規定嗎?可以延遲發布嗎?
答:《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年報格式》通知關于時間發布的要求有明確規定,不可隨意調整發布時間。
以2024年年報為例,2025年1月底前,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部門(即各縣(區)部門和街道鎮(鄉)政府)應對外發布2024年度年報;2月20日前,縣級政府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匯總所屬部門和街道鎮(鄉)政府的年度報告,向上一級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提交并向社會公布;3月10日前,地市級政府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匯總所屬部門和縣級政府年度報告,向上一級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提交并向社會公布;3月31日前,省級政府的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匯總所屬部門和地市級政府年度報告,向全國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提交并向社會公布。
第3問:關于年報全文的框架有具體要求或有模板嗎?
答:《年報格式》通知對年報全文框架作出了具體要求,即完整的年報應包括一級、二級標題名稱,具體如下:
一、總體情況
(一)主動公開
(二)依申請公開
(三)政府信息管理
(四)政府信息公開平臺建設
(五)監督保障
二、行政機關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三、行政機關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四、因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被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情況
五、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六、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上述一二標題不可缺失,否則就不是一篇完整的年報了。
第4問:請問年報“一、總體情況”文字內容越多越好嗎?有字數要求?
答:《年報格式》通知要求“一、總體情況”文字內容要重在聚焦主題、簡明客觀,篇幅原則上不超過一千字,這是對內容和字數要求,字數切勿超“標”。同時,“一、總體情況”應完整包括 (一)主動公開(二)依申請公開(三)政府信息管理(四)政府信息公開平臺建設(五)監督保障,缺一不可。
第5問:《年報格式》通知中有三個表格,該如何準確填寫呢?
答:年報中的“二、行政機關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三、行政機關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四、因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被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情況”三部分都是表格,填寫表格時應先熟悉填表的基本要求,表格不能留空,如沒有對應數字,應填“0”。每部分的表格都有數字邏輯關系,應按照勾稽關系準確填寫。
請注意:“二、行政機關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三、行政機關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表格中有涉及本年度和上年度數據,應認真核查填寫,確保數據匹配。
第6問:表格數據的勾稽關系是指什么?怎么理解和準確填寫呢?
答:據小編了解,這是很多小伙伴在填寫年報數據時最困惑也是最容易發生錯誤的地方,在這里著重講講。
首先,年報中“三、行政機關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四、因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被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情況”表格數據有嚴格勾稽關系。
其中,“三、行政機關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表格中橫縱數列的數據的勾稽關系為:第一項加第二項之和等于第三項加第四項之和:即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二、上年結轉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三、本年度辦理結果(總計)+四、結轉下年度繼續辦理。此處應注意行列間的數據都是存在數字邏輯關系,填好相應數據后,仔細數數,是不是存在“一+一不等二”的情況。同時,表格中“二、上年結轉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數量”應據實對照上年數據填寫,不得虛構或隨意填寫。
同時,“四、因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被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情況”表格也有數據勾稽關系,即總計前的數字相加等于總計數。
請注意:根據行政復議法和行政訴訟法有關規定,行政訴訟處理結果區分為兩類情形,分別是“未經復議直接起訴”和“復議后起訴”;對于行政復議機關作為共同被告的行政訴訟案件,只計算原行為主體的案件數量,不計算行政復議機關的案件數量(國務院辦公廳政府信息與政務公開辦公室關于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有關項目填報問題的解釋)。
其次,在填寫上述兩個表格時,填寫人員應先準確理解本年度所有作出正式答復的答復口徑、答復類型歸類情況與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總體數據情況,如有相關內部辦理操作系統平臺提供數據支撐,可在系統數據基礎上準確分門別類地填寫。
最后,反復核對很有必要。建議編寫年報的小伙伴在填寫好數據后,可以邀請同事幫忙核對,特別是數據勾稽關系。近些年來,小編也看了不少年報,發現有些數據填錯了,并且,在和負責編寫年報的小伙伴當面核對時,“當事人”也很難發現或甚至不知道錯在哪兒。另外,在年報發布后,各位需要再看看網站最終發布的情況,檢查是否出現網頁頁面不完整或者頁面數據與實際數據不一致的情況。
第7問:年報最后兩部分的文字內容怎么寫呢?
答:“五、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六、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主要是以文字內容為主。
其中,“五、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需要對上一年度或本年度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情況進行描述,不得出現原文照抄往年文字內容的情況,不得出現年年雷同問題。
“六、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文字內容應包括兩大方面:
(1)報告本單位認為需要報告的其他事項,如落實年度政務公開工作要點情況等;
(2)報告依據《政府信息公開信息處理費管理辦法》收取信息處理費的情況,建議以表格方式或要素描述方式進行報告,具體可以包括這些要素:發出收費通知數、通知收費數量(件或頁)、通知收費金額(元)、實際收費數量(件或頁)、實際收費金額(元)。
請注意:此處的“收取信息處理費的情況”是規范表述,切勿人為造詞,千萬別出現“政府信息費”、“政府信息處理費”、“信息公開費”等稱謂。
第8問:對年報文字表述內容重復率是否有要求?
答:沒有文件對年報文字表述內容重復率有提具體要求,但是本著對工作負責的態度,不應出現大段照抄本單位過往年報中的文字和其他單位年報中的文字,鼓勵原創!考慮到一些工作內容和表格文字這些不得不重復情況下,如果真要讓小編說個比例的話,建議不超過20%。
第9問:年報可以增加對一些新情況的表述內容嗎?
答:當然可以。今年最大的一個變化是修改后的《行政復議法》得以正式施行。《行政復議法》規定對行政機關作出的不予公開答復不服時要求復議前置。想必各地已經出現了一定數量的需要復議前置的案件。這些案件的數量、復議后的相關情況都是值得書寫的內容。建議各單位如果要寫,可以在“一、總體情況”的(二)依申請公開中增加文字說明,或者通過新增表格形式在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情況中進行展示),專門對復議前置的案件進行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