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九曲第一灣
黃河九曲第一灣位于若爾蓋縣城西南部唐克鄉(xiāng)境內(nèi),地處川、甘、青三省交接處,距若爾蓋縣城68公里,距唐克鎮(zhèn)12公里。黃河九曲第一灣被中外科學家譽為“宇宙中的莊嚴幻景”。黃河九曲第一灣是白河和黃河相匯的地方,全國三大名馬河曲馬的故鄉(xiāng)。由于其特殊的地理條件,黃河自西向東來到若爾蓋草原,轉(zhuǎn)了一個180度的大彎,再向西北方向蜿蜒而去,形如“S”型,從而形成蕩氣回腸的黃河九曲第一灣。“黃河九曲第一灣”東面的山坡上有一座氣勢恢弘的藏傳佛教寺廟,叫索克藏寺,全稱“索格藏扎西鐵慶林”,意為蒙裔吉祥大乘闡院。始建于公元1658年,屬格魯派寺廟,現(xiàn)為甘肅合作寺分寺。
唐克鎮(zhèn)

唐克屬若爾蓋草地十二部落之一,生活在這片草原上的人們以放牧為生。1958年民改后建立鄉(xiāng)人民政府,1966年成立唐克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唐克鄉(xiāng)至今。隨著旅游業(yè)的興起,若爾蓋縣在優(yōu)先開發(fā)旅游區(qū)建設中將唐克列為“黃河大草原自然生態(tài)觀光及安多藏民族風情旅游區(qū)”。“黃河九曲第一灣”作為若爾蓋縣的旅游品牌之一,早已以商標的方式正式注冊。
河曲馬

這里地處于國家高寒濕地保護區(qū)內(nèi),是全國三大名馬河曲馬的故鄉(xiāng),河曲馬又叫唐克馬,體形高大,背脊平坦,既可馱運物品,又可安全乘騎,還有涉水渡河的好本領,早在漢武帝時就開始馴養(yǎng)。當?shù)氐牟刈迦嗣襁€保留著向天拋撒“龍達”的風俗,意思就是說草原上的駿馬都是從天上降下來的神馬。河曲馬被杜甫贊譽為“竹技雙耳俊,風如四蹄輕”。
索克藏寺

“黃河九曲第一灣”東面的山坡上,有一座氣勢恢弘的藏傳佛教寺廟,叫索克藏寺,全稱“索格藏扎西鐵慶林”,意為蒙裔吉祥大乘闡院。始建于公元1658年,屬格魯派寺廟,現(xiàn)為甘肅合作寺分寺。索克藏寺依山而建,錯落有致,風格獨特,宏偉大氣。寺廟內(nèi)雕梁畫柱,工藝精湛。入寺參觀,可以充分領略藏傳佛教文化的神秘與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