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學名:Sinopodophyllum hexandrum (Royle) T. S. Ying
科屬:小檗科桃兒七屬
保護等級: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形態學特征:多年生草本,植株高20-50厘米。根狀莖粗短,節狀,多須根;莖直立,單生,具縱棱,無毛,基部被褐色大鱗片。葉2枚,薄紙質,非盾狀,基部心形,3-5深裂幾達中部,裂片不裂或有時2-3小裂,裂片先端急尖或漸尖,上面無毛,背面被柔毛,邊緣具粗鋸齒;葉柄長10-25厘米,具縱棱,無毛。花大,單生,先葉開放,兩性,整齊,粉紅色;萼片6,早萎;花瓣6,倒卵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2.5-3.5厘米,寬1.5-1.8厘米,先端略呈波狀;雄蕊6,長約1.5厘米,花絲較花藥稍短,花藥線形,縱裂,先端圓鈍,藥隔不延伸;雌蕊1,長約1.2厘米,子房橢圓形,1室,側膜胎座,含多數胚珠,花柱短,柱頭頭狀。漿果卵圓形,長4-7厘米,直徑2.5-4厘米,熟時桔紅色;種子卵狀三角形,紅褐色,無肉質假種皮。
花果期:花期5-6月,果期7-9月。
生長環境及分布:生于海拔2000-3000m的山地草叢中或林下。分布于陜西、甘肅、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景區內常見于索道下站鴻運坡棧道附近和洛格斯牧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