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6日,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與達古冰川管理局聯合召開了“達古冰川冰川與彩林旅游組團開發”研討會。來自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阿壩師范學院資源與環境學院、達古冰川風景名勝區管理局等相關專家和負責同志30余人參加此次會議。
會上,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專家分別作了“達古冰川近50年來的冰川景觀變化”、“達古冰川冰雪旅游客源拓展與產品研發”、“米堆冰川旅游產品開發對達古冰川旅游發展的啟示”的專題報告,并進行了深入探討。
會后,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王世金研究員一行10余人對達古冰川進行了常規觀測和調研。觀測人員在冰川末端選取了10個觀測點,利用雪特性儀和測溫槍等儀器,以10cm為間隔,對積雪密度、積雪厚度、積雪溫度、含水率等進行了監測。同時,采集了積雪樣品,擬對積雪粉塵微粒、化學元素、有機物等環境要素進行分析。
達古冰川的冰川資源是與九寨溝“水”資源和黃龍“鈣化”景觀同樣重要的壟斷性旅游資源,已上升至州旅游戰略重點。為進一步落實“冰川雪山也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著力打造冰川彩林國際旅游目的地,自2015年以來,達古冰川管理局委托中國科學院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玉龍雪山冰川與環境觀測研究站王世金研究團隊對達古冰川旅游及其可持續發展開展了系統研究,該團隊相繼承擔了“達古冰川冰雪、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綜合研究”和“達古冰川—彩林旅游產品組團式開發總體規劃”兩項科研項目。目前已出版專著2部,發表SCI論文4篇、CSSCI 3篇,研究成果顯著。
下一步,管理局將聯合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阿壩師范學院資源與環境學院開展系列研究。一是,借助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研究方法和管理方式,利用各自學科和管理優勢,進一步挖掘達古冰川雪山彩林、民俗文化、紅色文化等景觀資源,開展全面調研,形成較為完善的冰川、彩林、人文旅游資源及其客源市場結構本底數據集,進而系統揭示達古冰川消融現狀和生態植被空間演化狀況,預估未來冰川與彩林稟賦變化情況。二是,以達古冰川與環境科學研究為切入點,深入開展現代冰川、冰川遺跡、彩林植被、人文資源及其環境的科研、科普、環境教育等系列產品研發,深化旅游供給側改革,推動景區綠色健康可持續發展。(科研處)
圖文:黃仕海 張伏
審稿:仁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