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川“蓋被子”成效顯著、試驗新奇意義非凡
——達古冰川應對氣候變化與減緩冰川消融學術研討會順利召開
10月15日,“應對氣候變化與減緩冰川消融學術研討會”在達古冰川風景名勝區管理局成功召開。本次會議由達古冰川管理局、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聯合主辦,艾米龍時計(深圳) 有限公司全程贊助。
大會開幕式在達古冰川管理局二樓會議室舉行,開幕式由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王飛騰研究員主持。
研討會上,來自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副主任王飛騰研究員、南京大學朱嘉教授、四川省氣象局高級工程師李躍清、中科院西北研究院徐春海副研究員、《財新周刊》代表黃晏浩、達古冰川管理局局長文定清等專家和領導就中國冰川變化及其應對措施研究、面向冰川保護的輻射制冷技術、青藏高原東側傾斜邊坡區域氣候響應及其影響、我國西部冰川近期觀測研究進展、達古冰川景區生態旅游發展等方面問題進行深入討論、充分交流,會場氣氛熱烈。
王飛騰研究員指出,本次研討會緊緊圍繞氣候變化對冰川消融的影響、如何應對氣候變化造成的冰川消融、達古冰川的保護與可持續發展三個主題展開,旨在探討冰川保護與冰川旅游資源開發的關系,尋求冰川保護與合理開發的耦合點,將達古冰川打造成為中國冰川“保護與開發”相結合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的典范。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文化體育和旅游局副局長董良在發言中充分肯定了王飛騰研究員團隊一年來通過“蓋被子”試驗對減緩達古冰川消融取得的顯著成效,及其科研成果在阿壩州生態保護方面的重要貢獻,熱切希望更多的人投身到阿壩州的生態文明建設中來。
達古冰川管理局文定清局長指出打造達古冰川核心品牌,建造生態旅游示范區,通過蓋被子、人工增雪和儲雪等工程措施減緩冰川消融,在合理保護措施下對達古冰川進行開發,借助旅游文化產業發展經濟,提高阿壩州百姓收入。縣直氣象、科技和文旅部門的相關人員與考察團隊針對冰川區氣象觀測網絡的加密布設,人工增雪作業點的建設,“冰川蓋被子”、儲雪等試驗技術成果轉化和冰川保護相關科研項目的聯合申報等未來重要工作方面進行了充分交流。
最后,王飛騰研究員做總結發言,指出近年來,達古冰川可以說是中國冰川“保護與開發”相結合、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的典范。未來,其帶領的科研團隊將繼續致力于冰川保護研究,將生態保護和生態旅游持續堅持下去,做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川雪山也是金山銀山”。
本次會議采用線下和線上相結合方式舉行。來自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南京大學、四川省氣象局、全國政協《財新周刊》、阿壩州文化體育和旅游局、阿壩州科學技術局、黑水縣人民政府、黑水縣科學技術局等數十家單位的近100余名代表現場參會。同時研討會通過央視頻直播平臺——寶藏星球面向全國進行直播,引發強烈關注。(科研處)
圖文:黃仕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