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摸清并掌握保護區內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大中型獸類資源的種類、分布范圍以及所受威脅因子等信息,近日,保護區組織開展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大中型獸類調查項目。
工作組成5個小組分別前往昌德溝、熱水溝、洛格斯溝、羊腸溝、毛爾蓋溝、閃電溝、哈都措、東秋、榮朗等區域,開展了為期12天的野外調查工作。本次調查參與到野外調查工作的人員有30人,累計投入人力100人次、25車次,填寫野外調查表格122份(其中:紅外相機安裝表格:83份,樣線調查表格35份)。調查期間利用Arcgis軟件將保護區劃分為若干個2km*2km的調查網格,每個網格作為一個潛在調查小區,結合現有的紅外相機設備、野外安全性和人員可到達性等因素以及保護區現目前已知國家二級大中型獸類分布的區域,按不同海拔段選取了60個調查網格作為調查區域。累計布設紅外相機83臺,調查面積累計240km²,約占保護區總面積的40%。
通過本次紅外相機布設,結合保護區歷史紅外相機布設點位,調查范圍基本覆蓋了保護區所能到達的全部區域,保護區可以根據實際調查結果提出相應的評價和保護策略,為將來保護區開展重點保護物種的研究與保護打下良好的基礎。(保護處)
撰稿:徐旭玉 審稿:黃仕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