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國際冰川保護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Glaciers’ Preservation),世界冰川日(World Day for Glaciers)也將于2025年3月21日正式設立。這一全球性倡議由塔吉克斯坦共和國在聯合國大會第77屆會議上提出,并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響應。同時,2024年8月,聯合國大會再次通過決議,宣布2025-2034年為“冰凍圈科學行動十年”(the Decade of Action for Cryospheric Science),以進一步推動全球對冰川變化的關注,探討冰川加速消融所帶來的緊迫挑戰。
2025年3月17日,在“2025國際冰川保護年”達古冰川高端國際學術論壇圓滿舉辦后,一場別具深意的公益行動:“讓冰川退燒”——達古冰川論壇倡議活動在達古冰川景區成功舉行。本次活動由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天山冰川國家野外站、塔吉克斯坦國家科學院冰川研究中心主辦,香港緯利綠色生活有限公司協辦。旨在喚起全球公眾對冰川消融問題的關注,并推動冰川保護行動的實施。
期間,國際冰凍圈科學學會主席、2名中國科學院院士、1名中國工程院院士在論壇上作主旨演講。同時舉辦了“讓冰川退燒”倡議活動,18日達古冰川進行了實地考察。倡議發起機構之一的香港緯利,更特意為達古冰川管理局制作一套「讓冰川退燒倡議」紀念圖,用作紀念「2025冰川保護年」。
全球專家共聚 共同發聲
活動伊始,中國科學院西北院黨委書記張長春、達古冰川管理局局長王剛、天山冰川國家野外站研究院李忠勤、塔吉克斯坦國家科學院冰川研究中心負責人、香港緯利相關負責人及發表致辭。他們從科研、政策、環保等多維度探討冰川消融的成因與應對措施,強調冰川消融不僅關乎生態平衡,更與全球水資源安全、氣候變化密切相關。
象征儀式 傳遞環保理念
為了讓更多人直觀感受到冰川消融的嚴峻性,活動現場設置了倡議簽名墻,與會嘉賓和游客紛紛簽名,表達對冰川保護的支持。此外,“放飛氣球”環節成為活動高潮——20位來自科研、環保、政府等領域的代表手持象征全球瀕危冰川的大型氣球放飛天空,寓意這些冰川正在以不可逆轉的速度消失。與此同時,現場觀眾手持200個小氣球,共同參與放飛,以實際行動呼吁更多人關注全球氣候變化。
“當這些氣球緩緩升空,我們仿佛看到全球冰川正在消逝的景象。”一位參與者動情地說道,“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采取行動,讓冰川‘退燒’,讓地球降溫。”
共同筑起冰川保護的堅實基礎
本次論壇強調,聯合國158號決議的通過,標志著全球對冰川保護的重視進入了新的階段。作為全球變暖的直接見證者,冰川的加速消融不僅是地球生態系統變化的預警信號,更對全球水資源安全、生態平衡乃至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構成挑戰。達古冰川作為中國唯一進入全球冰川消亡名單的冰川,肩負著保護冰川、推動科研、提升公眾認知的責任。本次論壇不僅是對達古冰川現狀的關注,更希望通過跨學科的交流合作,推動科研創新與政策支持,讓冰川保護成為全球共識和行動。
與會嘉賓指出,保護冰川不僅僅是科研機構和環保組織的責任,更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通過科普教育,提高公眾對冰川消融及其影響的認知,使更多人理解人與自然的共生關系,推動可持續生活方式的實踐。同時,論壇也倡導加強國際合作,與全球氣候變化研究機構、環保組織建立緊密聯系,分享研究成果,共同制定冰川保護對策。
以實際行動助力冰川保護
作為本次倡議的一部分,與會方宣布將啟動“綠色藍圖——冰川、陸地與海洋保育和教育計劃”,旨在通過科研、科普和行動,促進冰川生態保護。同時,論壇宣布將在青藏高原達古冰川設立“第三極香港冰川地標”及“第三極香港冰川館”,以科普教育的方式提升社會對冰川保護的認知。
同時,與會代表強調,科技創新將在冰川保護中發揮關鍵作用。論壇倡導通過遙感監測、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構建更精準的冰川變化監測系統,提高對冰川變化的預測能力,為全球冰川保護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學依據。此外,也將加強與企業的合作,推動綠色能源、碳中和技術的發展,減少人類活動對冰川生態系統的影響。
全球聯動,共筑冰川保護未來
本次論壇的舉辦,與國際冰川保護年一系列重要會議形成呼應。2024年11月,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9)上,智利、冰島及中國“極地未來”公益機構及國際冰凍圈氣候倡議組織(ICCI)共同舉辦了“邁向2025國際冰川保護年”主題邊會。2025年1月21日,世界氣象組織(WMO)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將聯合舉辦高級別全體會議,正式啟動國際冰川保護年。2025年3月20-2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在巴黎舉辦第一屆國際冰川日及世界水日學術活動,探討冰川消融對水安全與生態系統的影響。
中國政府也積極響應全球冰川保護行動,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工程,將“冰”納入生態保護體系,并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28)上發起《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保護全球冰川》行動倡議。同時,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主導的第三極環境計劃(TPE)將在2025年3月21日巴黎舉辦的國際冰川日學術活動中,圍繞第三極冰川消融及地球系統問題舉辦研討會。中國冰凍圈科學學會(CSCS)和國際冰凍圈科學協會中國委員會(CNC-IACS)也將在2025年舉辦“第三屆全國冰凍圈科學大會”(CCCS-3),并設立“國際冰川日和冰凍圈科學行動十年”特別邊會。
此次“讓冰川退燒”倡議不僅是聯合國“2025國際冰川保護年”倡議的積極響應,也是全球冰川保護合作的具體實踐。科學家們呼吁社會各界攜手推進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減少碳排放,從自身做起,共同守護冰川資源。
達古冰川保護座談會 共謀可持續發展
倡議活動后召開達古冰川保護可持續性發展座談會,會上專家們就景區冰川保護、科學研究、資源挖掘等進行交流,為景區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建言獻策。同時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為景區授牌“達古冰川研學基地”。座談會上為8位專家頒發“達古冰川風景名勝區管理局專家工作站”特聘專家聘書。
此次“讓冰川退燒”倡議最早是由,中國科學院西北院、達古冰川管理局和香港緯利機構共同發出,此次倡議不僅是聯合國“2025國際冰川保護年”倡議的積極響應,也是全球冰川保護合作的具體實踐。科學家們呼吁社會各界攜手推進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減少碳排放,從自身做起,共同守護冰川資源。目前,由香港緯利公益機構,已經開展了大量的公益和研學活動,并收到良好的社會效益。
冰川的消失,不是未來的問題,而是正在發生的現實。 讓我們用行動助力冰川保護,為地球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全球專家齊聚達古 實地考察守護冰川
18日,專家學者一行進駐景區,對冰川保護進行實地考察,并就下一步冰川保護可持續發展提出意見建議。達古冰川專家工作站項目負責人表示,在“世界冰川日”后相繼會啟動三大行動:在達古冰川建立全球首個冰川動態智慧監測系統,用衛星遙感與AI預警守護冰體健康;劃定核心區"靜默保護帶",讓冰川在每年夏季獲得三個月"無干擾療養期";開展"冰川搶救計劃",為后世留存氣候變化的鐵證。在全民參與的行動中,開展"碳足跡小程序"累積綠色積分活動,換冰川生態修復項目的"云認養"資格,以提交低碳行動方案的企業和個人,可以提供科考志愿者名額等活動,讓所有公民都可以參與到冰川保護活動中去。
文字 | 營銷處
編輯 | 嚴彬
責編 | 馬燕
審核 | 黃仕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