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古冰川管理局立足新時代生態環境保護需求,以科技創新為引領,構建起“科技支撐、系統保護、融合發展”的立體化保護體系,在冰川保育、地質遺跡維護和生態旅游協同發展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創新宣教模式提升公眾保護意識
今年中國旅游日期間,達古冰川管理局開展“守護地球印記·共建生態文明”主題宣傳活動。通過地質博物館VR技術,向200余名游客生動展示了跨越200萬年的冰川地質演化過程。活動創新采用“科普講解+互動體驗”模式,發放《冰川生態保護手冊》等宣傳資料186份,設計推出的冰川主題文創產品163件廣受歡迎。據問卷調查顯示,游客對冰川保護的認知度和支持度顯著提升,滿意度達92%。
智慧化巡護體系實現精準保護
管理局創新構建“天空地一體”智能巡護系統,投入3套大疆無人機系統開展常態化巡查。在近期專項行動中,累計飛行12架次,完成保護區120平方公里空域巡查,獲取高分辨率影像數據200余份。通過智能分析,精準識別出棧道老化等7處設施隱患和1處鈣化流失區域,巡護效率較傳統人工方式提升三倍。此外,同步建立地質遺跡檔案,為實施精準保護提供數據支撐。
科技賦能開創冰川保護新局面
面對入選全球冰川消亡名單的嚴峻形勢,響應聯合國國際冰川保護年號召,達古冰川開展冰川保護實驗。在17號冰川開展3000㎡輻射制冷材料實驗,監測數據顯示,冰川消融速率降低75%,年消融厚度減少2.3米,物質平衡改善效果顯著。輻射制冷材料的規模化應用取得的成果,驗證了減緩冰川消融的有效路徑。后續,多所頂尖科研機構將持續聯合開展物質平衡監測和氣候響應研究,并通過研學活動實現科研成果向公眾科普轉化。
達古冰川管理局通過科技創新驅動,構建起集保護、監測、宣教、研學于一體的綜合治理體系,為同類型冰川保護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未來,管理局將持續深化科技賦能,同時推動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的良性互動,持續推進達古冰川生態環境的科學治理與長效保護。
文字 | 地質公園管理處、科研處
編輯 | 嚴彬
審核 | 馬燕
責編 | 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