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鄧斐與在尼泊爾開展安置和救助游客的三家中國客棧負責人開會,有計劃地開展救助。

中國國旗飄揚,為尼泊爾百姓送去物資。
4月25日北京時間14:11,尼泊爾(北緯28.2度,東經84.7度)發生8.1級地震。四川省內13家出境游組團社組織的28個旅游團隊共372名游客正在尼泊爾旅游。得知這一消息后,四川省、成都市旅游管理部門及相關出境游組團社和領隊人員積極響應、果斷應對,及時收集梳理情況,在保障游客安全的同時,妥善安排游客盡快返程。
在那一時間,“讓游客盡快回家!”成為四川旅游人最迫切的希望。事件發生后,四川旅游人在行動。旅游主管部門立即啟動預案,聯系旅行社確認游客安全;旅行社立即調整行程,積極協調航空公司,安排游客盡快返程;隨團領隊時刻陪伴游客,直至安全返程;游客在危難中仍不忘向尼泊爾民眾伸出援手。
四川各大旅行社積極組織為尼泊爾災后重建捐款,成都導游們為西藏受災地區學校籌建圖書室。雖然尼泊爾地震已過去月余,但在尼泊爾地震中來自四川旅游人的溫暖一直未消散,四川正能量仍在被傳遞。
為了每位游客都平安回家
“2015年4月25日晚20:30統計情況:我省成都地區共有13家出境游組團社組織的24個旅游團隊371人(含領隊)在尼泊爾旅游,各出境游組團社均與游客取得了聯系,目前無游客及領隊人員傷亡情況報告。”尼泊爾地震發生6小時后,四川省旅游局通過媒體聯絡的QQ群向各大媒體發出第一條四川在尼游客情況。
在尼泊爾地震發生后的這6個小時里,四川省及成都市旅游管理部門、13家出境游組團社的每一位工作人員迅速回到崗位,全力以赴,就為游客都能平安回家。
“在新聞里看到尼泊爾地震時,我正和家人在都江堰度周末。當時啥也沒想迅速往回趕,立即打電話給總部匯報了相關情況,并要求分社相關崗位回到辦公室統計游客情況。”四川省中國青年旅行社嘉華分社負責人廖鵬說,“我們有5個團在尼泊爾,當時第一反應就是必須聯系上所有人,確保他們都安全。”
除了嘉華分社的5個團,雙林分社還有3個團也在尼泊爾。當時,四川省中國青年旅行社有8個團隊共計88人正在尼泊爾旅游。“得知尼泊爾地震的消息后,我們立即啟動了應急預案,相關人員1小時內全部趕到工作崗位,很快就確定了6個團的游客安全。而另兩個團隊的16名游客,直到傍晚6時許才通過斷斷續續的信號取得聯系,并確認安全。”四川省中青旅副總經理楊世駿介紹說:“我們不停地給領隊、給游客、給地接社打電話。電話打不通,就發微信,發郵件,想盡一切辦法要與在尼泊爾的團隊取得聯系。”
經過6個小時左右的反復電話、微信、郵件確認,成都市13家旅行社初步統計結果被匯總到成都市旅游局和四川省旅游局。
在確認游客都安全后,13家旅行社繼續聯系當地酒店及地接社,要求領隊妥善安置游客,保障游客安全。同時,聯系航空公司,組織游客盡快返程。
一方面收集游客信息,指導旅行社妥善安置游客,并組織返程。一方面及時向社會發布相關信息,為自助游客提供幫助。在尼泊爾地震發生后,四川省旅游局官方微博一直密切關注當地情況,24小時不間斷,及時轉發尼泊爾當地情況、發布中國駐尼大使館聯系方式、公布在尼游客返程情況。
他們用行動溫暖游客回家路
“歡迎您平安回家”。自4月25日尼泊爾地震后的一個星期,在成都雙流國際機場T1航站樓國際出港1號口幾乎每天都能看到類似這樣一條的橫幅。各個旅行社用鮮花迎接每一位回家的游客,用這種方式,在他們平安踏上家鄉的土地時,給予最質樸的安慰。
“從早上領隊發信息說團隊抵達加德滿都機場開始,我們就一直在關注這個航班的信息。”4月27日晚23:00左右,筆者在成都雙流國際機場T1航站樓國際出港1號口遇見了迎接回家游客的寶中旅游幾名工作人員。
其中一名劉女士說,該旅行社組織的一個15人的團隊將乘坐當天川航的飛機從尼泊爾返程,根據領隊從加德滿都機場反饋的信息,由于當地機場起降負荷太大,飛機在加德滿都機場盤旋了很久一直無法降落,原定當地時間11:10分起飛的航班延誤了5個多小時。“我們將他們送出去,就要平安地把他們都接回家。游客的家人也很放心地委托我們來接他們。”劉女士說,該團隊的游客分別來自成都和德陽,他們已經安排好車輛將每位游客送回家,而對于幾位德陽的游客也安排了當晚在成都的住宿,第二天再送回德陽。
攝影愛好者易平是寶中旅游尼泊爾旅行團的一員。回憶起尼泊爾地震后這兩天的經歷,他說因為團友們都經歷過5·12汶川特大地震,在地震發生的時候并沒有慌亂,而一直陪伴他們的領隊給了他們很多感動。“當時我們在車上,突然感覺到劇烈的搖晃,我們馬上反應過來,是地震了。我們的領隊也非常冷靜,叫司機把車停在空曠的地方,等地震過后我們再進入加德滿都。”易平說,“那么年輕一個小姑娘,從地震后的這些天一直沒怎么合眼,陪著我們,給我們安排好吃的、住的,照顧著我們這群老頭老太太,真的非常感謝她。”
因為地震,打亂了所有旅行團隊的原定行程。把保障所有游客安全放在第一位,為了安排游客盡快安全返程,旅行社都把成本放在了一邊。
“旅行社有旅行社的責任,帶領游客旅行,最重要的就是保障游客的安全。”四川康輝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鑄說。
成都領隊尼泊爾傳遞正能量
向滯留尼泊爾華人和尼泊爾災民發放救災物資,幫助尋找失聯游客,為中國駐尼大使館、中國救援團隊提供災情信息……在尼泊爾地震中,鄧斐,這個來自四川的領隊的事跡頻頻被網絡報道和轉發,他用愛心和熱情幫助了許多在尼華人和當地災民。
地震發生時,鄧斐帶著游客正在震中博卡拉。1天后,他帶著游客穿越震區山路,輾轉抵達加德滿都。在他把游客都安全送上回國的飛機后,他選擇了留下,用同行們匯給他的愛心善款,直接換成物資或者當地貨幣,發放到災民手中,幫助滯留在當地的華人和尼泊爾災民們。
“我們安全了,但那些滯留的同胞和受災的尼泊爾人還需要幫助。”一開始,鄧斐并沒有想到要留下來,但看到尼泊爾的災情和滯留在機場沒有機票的中國老人又不忍心。“我也想了很多,到底要不要留下來?留下了是否有用?”最終在跟團隊游客、所服務的旅行社以及家人商量,得到大家支持后,他選擇了留下,當即改簽了機票。
“我在微信上發了尼泊爾的消息后,在成都領隊、導游的微信群里陸續有人給我轉賬,希望能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我覺得我有必要留下來,代表我們成都的領隊、導游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鄧斐說,來自成都領隊、導游圈源源不斷的愛心,是促使他留下來的最重要原因。
警校畢業的鄧斐憑借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多年帶團的經驗,和地接導游一起找到了一輛皮卡,組成了一個抗震救災小團隊。他們到物資較為充足的地方購買了食物和水,送到了中國大使館和一些急需救援的受災群眾手中;與各方面展開信息互通,在購買物資的同時收集路況等信息,及時將信息傳遞給中國駐尼泊爾大使館、其他在尼旅游團隊領隊以及反饋回國內。
“加德滿都全城停電停水,95%的地方沒網絡和電話信號,通訊癱瘓。我在電信公司門口勉強找到微弱信號,我就坐在那里與其他領隊聯系,互相傳遞信息。”鄧斐說。
在經歷了第一天只有他和導游、皮卡司機的盲目救援后,鄧斐陸續收到了更多善款,并得到了更多的幫助,救援工作更加有序。4月27日,鄧斐與在尼泊爾開展安置和救助游客的三家中國客棧負責人會合,并以此為大本營開展下一步工作;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鄧斐及其臨時團隊開始在兩個點有序地進行物資發放等救助服務。
“4月28日,我們送物資到杜巴廣場,當地人看見我們車上懸掛的五星紅旗,都圍上來欣喜地喊道‘Chi-na!China!’當時我忍不住流淚了。”鄧斐說那是他在尼泊爾那些天來第一次流淚。
自成都領隊圈發布出為尼泊爾募捐號召后,領隊、導游及他們的家人、朋友和所帶過的客人紛紛捐款,鄧斐共收到了10余萬人民幣善款。同時,“黃曉明明天愛心基金”找到了鄧斐,拿出5萬元人民幣善款委托鄧斐及他代表的成都領隊、導游愛心組織用于現場救援。越來越多的善款讓鄧斐感受到自己身上責任的重大,從4月26日一直改簽到5月1日,鄧斐的回國機票改簽了3次,直到最后一筆善款分發到位才回國。
“我們不能幫助所有的人,但既然大家都信任我,我就要把每一筆錢用在需要的人身上,才對得起大家的信任。”鄧斐如是說。
鄧斐說,留在尼泊爾參與救援的那些日子,當地政府官員、院校學者、寺院的僧人都給了他很多幫助,尤其是地接導游在地震中失去了5個親人,卻仍然一直陪著他,為他提供翻譯,帶他去找物資,聯系車輛。“他們跟我說,我所做事情是在幫助尼泊爾人,所以只要他們力所能及一定也會協助我。”
鄧斐說,目前自己準備和成都領隊、導游圈中的朋友一起,為西藏在本次地震中受災嚴重的一兩所學校建立圖書室,讓那里的孩子能掌握更多的知識,能運用在各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