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上午,第五屆中國成都國際非遺節總結表彰大會在我市越王樓非遺博覽中心舉行。在此次國際非遺節期間,我市代表團共選出優秀非遺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成果30余項特色非遺項目組團,以多媒體、實物技藝展示展銷、文藝表演等多元化形式參展,贏得了國家文化部、省市相關領導、組委會及中外賓客的高度評價,一舉獲得組委會頒發的最高獎項“太陽神鳥”表演獎及組織獎。此外,市文廣新局還對在本屆非遺節期間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予以通報表彰。
據了解,第五屆國際非遺節于今年9月在成都舉行,綿陽代表團除組織非遺特色項目參展外,還組織了具有綿陽文化特色和民族傳統藝術的主題日演出、劇場演出等活動,充分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結合,以線上線下銷售并行、實體展場與虛擬展覽同步推進的方式,積極推動綿陽非遺資源與創意、市場、資本對接,共實現現場銷售額100余萬元,簽訂非遺生產性保護項目投資合作協議10余項,簽約金額超過3000萬元。另外還通過與會各單位的精心組織,密切配合,我市代表團獲得組委會頒發的最高獎項“太陽神鳥”表演及組織獎。
在總結會上,市非遺中心、涪城區文廣新局等11個單位被市文廣新局授予參加第五屆中國成都國際非遺節組織獎,北川民族藝術團《禹羌部落》獲優秀劇目獎,北川文廣新局獲特別貢獻獎,江油市文化館等10個單位獲優秀表演獎,朱紅志、牟珂等16名傳承人獲優秀傳承人榮譽。當天,綿陽市文廣新局還對今年6月舉辦的綿陽市首屆非遺文藝調演的獲獎單位、節目等予以公布并通報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