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達文化旅游城

成都遠洋太古里。

邛崍中國酒村

平樂古鎮

西嶺雪山
圖片均為資料圖片
春暖花開,“十三五”揚帆起航。
日前,《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出爐,提出要大力發展現代旅游業,加快建設旅游經濟強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根據規劃,“十三五”期間,我省將提升大成都等地旅游目的地國際化水平,完善成樂環線、大熊貓生態文化、蜀道三國文化等精品旅游線路,加快旅游資源開發和產品開發,促進旅游和三次產業融合發展,積極發展旅游新業態,構建現代旅游產業體系。
規劃的出臺為成都旅游在嶄新五年里的全新發展指明了路徑。“十三五”期間,成都旅游將全面深入推進省委“三大發展戰略”,圍繞省委、省政府 “以成都為中心建設世界旅游目的地”的戰略目標,依托成都市打造西部經濟核心增長極、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以及“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重要支撐點戰略契機,按照成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新常態、萬億級、再出發”的要求,堅持“改革創新、轉型升級”總體戰略,積極推進成都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設,把旅游業培育成為成都全市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人民群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
成都提出,“十三五”期間,建設西部經濟中心現代化國際化服務業區域核心城市,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2.7∶42.8∶54.5。這五年,將是成都建設國際旅游目的地城市向更高發展臺階邁進的五年,成都將用創新和奮進實踐走好跨越發展的每一步。未來,成都將依托作為“中國最佳旅游城市”、旅游資源富集區的優勢,率先建設成為四川世界旅游目的地的重要支撐,探索建立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標準,明確未來旅游發展的突破路徑,優化旅游產品體系,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全面提升成都旅游的國際競爭力。
砥礪前行 成都旅游交出可喜成績單
站在歷史新起點,回望成都旅游過去五年,在成都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成都旅游在中西部名列前茅,在本地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建設世界旅游目的地的城市道路上穩步前行,城市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升。2015年1月,《紐約時報》將成都評選為世界上52個“必到旅游勝地推薦”之一。同年7月,萬事達卡“世界旅行目的地指數”將成都列為中國十大必游城市之一。
“十二五”期間,成都旅游業在整個城市經濟中的戰略地位和作用不斷提升。縱向看,盡管面對復雜嚴峻的宏觀經濟形勢,過去的五年,成都旅游綜合指標依舊以近30%的年均增速發展;橫向看,“十二五”收官之年,成都旅游三大指標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位居前列——全年實現旅游總收入2040.19億元,同比增長22.64%;接待旅游總人數1.91億人次,同比增長2.75%,其中,接待入境游客 230.14萬人次,同比增長16.35%。
旅游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企業整體效益穩定提升、綜合帶動功能日益強化——多組標志性數據足以勾勒提煉成都旅游過去五年的成績單。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國家A級旅游景區77家、星級旅游飯店114家、有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3個、省級鄉村旅游示范縣(市、區)10個、省級旅游度假區5個……順利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旅游業是富民惠民的重要抓手,2014年末,成都旅游業已經直接帶動就業人數89.1萬人,比2011年新增就業人數22萬人。提前完成成都旅游“十二五”規劃中提出的新增旅游業直接就業人數10萬人等相關指標。
持續快速的增長,源于成都對旅游業“改革創新、轉型升級”的科學研判。作為國家旅游局確定的全國首批四個旅游綜合改革試點城市之一,“十二五”期間,成都旅游綜合改革構建了“大旅游”綜合協調機制,同時,制定《成都市旅游綜合改革試點工作方案》,出臺《關于深入開展旅游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強化了旅游業資金、用地等要素保障。
在全省旅游多點多極支撐發展戰略中,成都肩負著省委對四川“建設以成都為中心的世界旅游目的地”的重任。2015年,成都牽手全省9個市州,發揮“1+N”抱團效應,簽署“建設以成都為中心的世界旅游目的地10市州區域旅游合作協議”,讓四川美景抱團“闖世界”。牽手兄弟市州,此番區域合作內容既有線路的統籌,又有信息的互通,還涉及項目的合力打造,力圖進一步增強成都的引領和輻射作用,借助成都的國際影響力帶動其他市州,盡快推動整個四川旅游提升國際影響力。
事實證明,成都旅游的國際知名度在不斷提高。去年底,成都成功申辦為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第22屆全體大會的舉辦地。2017年,成都將吸引全球聚焦的目光。
“旅游+”時代的今天,成都依法治旅有序推進。作為由省依法治省辦、省政府法制辦確定的“四川省依法行政示范創建單位”,成都市旅游局為深入貫徹落實《旅游法》,有效保護和科學開發旅游資源,促進旅游業持續健康發展,牽頭完成了《成都市旅游業促進條例(修訂草案)》;去年10月29日,《成都市旅游業促進條例(修訂草案表決稿)》經市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聯合市級相關部門進行旅游市場檢查、專項督查,維護了旅游市場秩序。
奮筆繪錦繡 旅游“十三五”藍圖已鋪展
過去的五年,成都旅游為推動成都加快建設服務業核心城市發揮了重要作用。“十二五”收官,成都旅游以全新的目光審視:我們距離世界級的旅游目的地之間還有多遠——
旅游供給側改革如何推進?旅游產業結構如何優化?區域合作力度如何加強?旅游配套服務怎樣完善?旅游國際化水平怎樣提升?
成都著力解決問題,為全新的五年謀篇布局。“十三五”期間,成都將充分發揮旅游業在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強化傳統文化與現代時尚相結合的理念,加快推進新常態下的成都旅游業改革創新、轉型升級、產業聚集工作,優化旅游產品體系,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全面提升成都旅游的國際競爭力,將旅游業打造為拉動經濟社會化、助推城鄉一體化、促進生態景觀化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惠及全民的幸福導向型產業。
站在新起點,成都將在中國最佳旅游城市的基礎上進一步提質增效、提升國際化,建設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到“十三五”末,成都要實現旅游總收入達到4500億元,旅游總人次達到2.02億人次,入境旅游人數達到480萬人次。旅游產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旅游業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達到11.67%,旅游業增加值對GDP的綜合貢獻率達到19.17%。旅游從業人數占全市就業人數的比重超過20%。
把旅游業打造為幸福導向型產業,推進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建設,成都必須回答“如何使擁有國際品位旅游資源的成都具有全方位吸引力”這一關鍵命題。
首先是劍指“雙城聯動,兩圈拓展,兩翼齊飛”的旅游發展空間格局。緊隨其后的是,全面對接新戰略、新經濟、新交通、新需求的發展格局,構建以世界級遺產觀光旅游目的地、世界級休閑旅游目的地、世界級商務會展旅游目的地、世界級文化創意旅游目的地等為代表的七個目的地和亞太地區旅游集散地組成的八大目標支撐體系。
“十三五”期間,成都努力優化構建“7+4”的旅游產品體系,為成都市建設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提供強有力的產品支撐。其中,時尚購物、文化創意、商務會展和特種旅游產品、醫療旅游產品、科技旅游產品將讓全球游客認識嶄新的成都。這五年里,都江堰萬達文化旅游城、南絲路世界遺產文化旅游區、青城山、西嶺雪山-花水灣國際山地旅游度假區、少城國際文創硅谷等成都八大引擎項目將同時發力,將成為成都旅游國際化重要的家底。
新起點需要新理念和新實踐。去年底,由成都市旅游局牽頭制定的《成都建設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行動計劃》出爐,為成都旅游指明了未來發展路徑。展開《成都建設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行動計劃》的進度表,用“跨越”一詞形容恰如其分。
——2017年的近期目標,建成中國西部旅游中心城市,融入國際旅游市場產業鏈。
——2020年的中期目標,建成中國西部旅游集散地及國際有影響力的旅游城市。
——2025年的遠期目標,初步建成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基本實現品牌建設全球化、市場結構多元化、旅游業態多樣化、旅游服務精品化、綜合效益最大化、綜合管理一體化,初步形成世界旅游目的地和亞太地區旅游集散地。旅游總人數達到2.58億人次(其中,入境游達到85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到9300億元。
從近期到遠期,從中國西部旅游中心城市到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成都建設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行動計劃》中寫下“建成”而非“建設”,這一字之別讓我們看到新常態下成都旅游的量質齊飛,這一字之別的背后,則是頂層規劃設計、建設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產品體系、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完善旅游公共服務體系、加快建設國際交通樞紐、創新旅游營銷、創新跨區域旅游合作、堅持依法治旅八大任務的加速演進。
提筆見雄渾
成都旅游2016年高點起步
“十三五”開局之年,是成都推進結構性改革攻堅之年。成都旅游以更高要求站上“十三五”開局的起點——2016年,全市旅游總收入力爭突破2500億元,同比增長22.55%,接待游客力爭突破2億人次,同比增長4.71%,其中,力爭接待入境游客270萬人次,同比增長17.39%。
堅持規劃引領,完善旅游配套政策;
堅持精品建設,做強世界旅游目的地支撐;
堅持優質服務,完善旅游公共配套設施;
堅持細分市場,增強旅游宣傳營銷實效;
堅持標準引領,助推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設;
堅持依法治旅,強化旅游市場監管;
堅持創新發展,深化旅游綜合改革。
2016年,成都用7個“堅持”夯實加快建設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基底,顯現出“全域旅游化、全產業鏈旅游化和全生產要素旅游化”發展理念的強勁張力。成都市旅游局負責人說,成都旅游將強化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努力把世界級資源轉化為世界級精品,加快推進都江堰萬達文化旅游城、港中旅金堂溫泉度假區等21個總投資額在20億元以上的重大旅游項目建設,積極創新旅游消費供給、消費業態和消費模式,抓緊培育新的消費熱點。
踐行“五大發展理念”,重要的支點是深化旅游綜合改革。唯改革者進,今年成都將進一步完善全市“大旅游”產業發展工作機制,積極試點探索建立“都市旅游功能區”、“旅游先行區”。推動旅游與醫療康養、文體會展、農林商貿、裝備制造等產業的融合發展,探索“互聯網+”、“旅游+”的產業發展新路徑。唯創新者強,今年成都將創新旅游投融資機制,發揮好旅游產業發展基金的引導作用,努力培育大型旅游集團,積極推動有實力的旅游企業上市發展。注重鄉村文化與現代時尚相結合,設計和開發觀賞體驗、休閑養心、健身娛樂、購物度假等豐富多彩的鄉村旅游產品,增強成都市鄉村旅游的整體競爭力。唯踐律者贏,今年成都將進一步推進依法治旅,加強《成都市旅游業促進條例》宣貫,扎實推進旅游法律法規“七進”活動,加強旅游市場監管和行業自律,推動旅游監管執法、投訴受理和咨詢服務三位一體的成都游客中心建設。
踐行“五大發展理念”,成都以“加快世界級旅游產品建設,促進全市重大旅游項目投資建設,推動重大旅游項目建設”為抓手。2016年,成都將加快推進集散中心體系建設、自駕游體系建設、智慧旅游建設、區域通關一體化建設和廁所革命。與此同時,進一步提升旅游服務,更加完善公共配套設施,讓成都旅游業在全國城市競爭中提質升位。新年伊始,重點區縣已快馬加鞭:邛崍堅持“旅游強市”,把平樂古鎮·天臺山景區聯合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作為當前和未來兩年的重點工作,打造世界級絲路文化主題旅游、國家級康體運動產業旅游、區域級鄉村田園休閑旅游三大品牌。都江堰則繼續大力挖掘并充分利用好“大灌區、大熊貓、大自然”三大旅游資源稟賦,打造具有稀缺性、唯一性的“國家資源、世界品牌”,真正實現“有其名、得其實、享其愿”的目標,推動成都建設世界旅游目的地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購物天堂。
踐行“五大發展理念”,不能缺失營銷的推動作用。成都市旅游局主要負責人表示,國際航線開通到哪里,成都旅游營銷就開展到哪里,今年將在舊金山、莫斯科、首爾舉辦成都旅游年文化旅游周活動。依托直航航線、中外合作園區、蓉歐快鐵等開展國際營銷。與攜程、貓途鷹等網站合作,運用互聯網新媒體深入開展入境游營銷。同時,組織所轄的區(市)縣推出賞花之旅(春)、避暑之旅(夏)、養生之旅(秋)、玩雪之旅(冬)四季旅游線路和產品,赴國內重點市場,采用業內推介、公眾推廣等形式落地營銷;開展高鐵城市聯合營銷活動,推出旅游定制服務,積極拓展國內市場。今年,成都將啟動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第22屆大會籌備工作,與攜程網合作舉辦CTF全球旅行者大會,辦好成都之旅慕尼黑啤酒節、成都國際旅游展等大型活動。鼓勵區(市)縣推出系列主題活動,做到“季季有活動,月月有亮點”。深化區域旅游合作,加強與阿壩州、甘孜州旅游合作,“共塑旅游大品牌、共推旅游大線路、共優旅游大環境”,建設跨區域旅游公共服務配套體系。構筑菱形經濟圈旅游合作平臺,結合成都、重慶、西安、昆明的旅游優勢,整合區域資源要素,推進區域旅游共同發展。在大力抓營銷的同時,將加強旅游市場監管,加大聯合執法力度,為游客和市民營造良好的旅游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