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由四川大學附屬中學組織的千余名學生一同來到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區進行社會實踐活動,共同體驗青城山-都江堰景區的水利文化、道教文化及人文風光。此次活動以景區研學實踐為載體,使青少年了解青城山-都江堰優秀文化的同時,更提升了青少年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精神,增強了青少年學生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為了讓學生們在參觀景區前能更為直觀、形象的了解都江堰景區文化,青城山-都江堰景區主動將服務延伸到學校課堂,對老師和學生開展專題講座,全面詳細的介紹景區資源,通過講解,讓老師和同學們在參觀景區時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感受。

據悉,都江堰水利工程作為中華民族的天才杰作,是公元前256年秦國蜀郡守李冰為治理岷江水患率眾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其工程采用“無壩引水”的形式,主要由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寶瓶引水口三大主體工程組成。它巧妙地利用了岷江出山口的天然地勢和彎道水流規律,三位一體,有效地解決了引水灌溉、泄洪排沙的問題,構成了一套科學完整的自動排灌系統,孕育了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成都平原,并直接促使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王朝——秦的統一。2260多年來,都江堰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灌溉面積已達一千多萬畝。

2016年2月,都江堰景區入選全國首批研學旅游示范基地,成為四川唯一上榜的旅游景區。從2月至今,都江堰景區接待研學學生已達2萬余人。目前,研學旅游是一種寓教于游的教學新業態。隨著我國中小學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和旅游業快速發展,研學旅游在青少年增長見識、陶冶情操等方面的作用日益顯現,其社會需求也迅速增加。為此,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區將進一步擴大對青少年人群的政策優惠,加強接待配套設施建設,切實提高管理服務水平和安全保障,不斷提升研學旅游的綜合吸引力和品牌認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