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松潘生態自然科學教育營地(白羊保護區)項目》簽約儀式在中國科學院進行,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秘書長王丁、松潘縣委書記賀松代表雙方簽約,標志著中國首個“人與生物圈計劃”自然教育基地項目落戶松潘。
王丁表示,設立自然教育基地旨在通過自然教育,進一步提高全民熱愛自然、保護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自覺意識,為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的自然教育公共產品。他說,“人與生物圈計劃”自然教育基地落戶松潘,標志著“人與生物圈計劃”發展取得了又一新的成果。
賀松向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介紹松潘縣基本情況和縣委加快建設高原生態家園的決策部署,賀松表示,松潘“人與生物圈計劃”自然教育基地項目與四川省委省政府對川西發展的定位高度契合,首個基地項目落戶松潘縣,對松潘探索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此次簽約的“人與生物圈計劃”自然教育基地項目,位于我縣大寨鄉和大姓鄉境內(白羊保護區上納咪村、長海、褡褳海、雪寶頂和花海子),項目計劃總投資2.65億元,重點實施六大工程:一是聯合國內知名專家團隊,逐步建立項目的生態保護信息庫;二是堅守三個生態標準,科學制定項目的規劃建設和管理運營;三是建立完善項目地生態保護和解說體系,培訓當地講解員團隊,形成定制化、規范化、特色化的專業營地解說體系;四是基地建設與精準扶貧、生態扶貧、技能扶貧相結合,培育原住民參與工程;五是開展原產地生態產品認證工作,使營地運營與當地農業產業相結合,通過生態原產地產品品牌打造和產品輸出,帶動當地居民致富,真正實現造血功能;六是打造以生態為核心的自然教育運營模式,擯棄走馬觀花式旅游,搭建自然教育知識共享平臺。項目依托于區內豐富的生態環境、動植物等資源,實現專業、沉浸、研學式生態體驗,是走馬觀光型旅游向教育探索型旅游的重大轉變,是一項全新的生態教育旅游模式。
簽約儀式由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副秘書長王振宇主持,縣委副書記、縣長李建軍,縣委常委華爾白,副縣長甘健平參加簽約儀式。
“人與生物圈計劃”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71年發起的一項政府間的科學計劃,旨在整合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力量,以合理及可持續地利用和保護全球生物圈資源,增進人類及其生存環境之間的全方位的關系。
來源:微松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