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阿壩州人民政府、四川省交投集團在成都舉行《大熊貓國家公園臥龍、耿達入口社區規劃合作協議》簽約儀式,明確將共同開展大熊貓國家公園臥龍、耿達范圍內自然教育和生態體驗區規劃及入口社區規劃的編制工作,統籌規劃為物種保護、科普游憩、科學研究、社區發展、生態旅游等于一體的全國首個新型生態社區。
根據協議,三方將按照政府主導、多方參與、生態保護和扶貧開發有機結合的原則,引進創新國家公園規劃先進理念,共同開展大熊貓國家公園臥龍、耿達范圍內自然教育和生態體驗區規劃及入口社區規劃的編制工作,統籌規劃為集物種保護、科普游憩、科學研究、社區發展、生態旅游等于一體的全國首個新型生態社區,將成果融入大熊貓國家公園總體規劃中,促進大熊貓國家公園健康永續發展。
大熊貓國家公園范圍涉及四川、陜西、甘肅3省,總面積2.7萬多平方公里,其中四川園區面積超過2萬平方公里。位于汶川縣的耿達、臥龍兩鎮,是未來大熊貓國家公園的兩個入口。
在地球上數以百萬計的生物種類中,大熊貓無疑是最引人注目的物種,它在生態、經濟、文化領域的全球影響力無可匹敵,而建立大熊貓國家公園是對加快建設川西北生態示范區的深刻踐行,是中國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的重要內容,對于統籌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利用與鄉村振興、新型城鎮化建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