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囊梵音是世代相傳、沿襲至今的樂種,它在雪域藏地“活態(tài)”傳習一千二百多年,始終與藏傳佛教覺囊派文化樣式生息與共。形成了獨具覺囊文化脈象的藝術形式。


覺囊梵音集吹奏、敲打、樂舞、贊偈、唱念、手印、供養(yǎng)于一體,由恭迎、沐浴、皈依、禮贊、和樂五個方面的內(nèi)容組成,是帶有一定情節(jié)性的梵樂套曲。其中,吹中有打,打中有唱,吹唱打奏相互關聯(lián),既可以單獨羅列,也可以并聯(lián)為伍,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雪域藏地特定歷史時代和人們的社會生活,是中華民族共同的文化遺產(chǎn),具有展現(xiàn)藏傳佛教音樂文化創(chuàng)造力的典型性、代表性。


覺囊梵音以其大量的曲目、古老的樂器和自成體系的記譜方法,延續(xù)著中國藏傳佛教音樂的血脈。覺囊梵音以其悠久的佛教音樂歷史和多元的文化特征,被音樂學界認為是“中國音樂歷史的活化石”。中壤塘覺囊梵音的歷代先師,除了用口傳心授之外,還開創(chuàng)了本樂種獨特的用各種不同形狀、不同粗細的線條來表示音的高低長短的“央移”記譜方法,以手抄曲本為載體,使300多首孤本的曲譜傳承下來,成為研究古代佛教音樂作品和音樂信息的文化寶庫。這種古老原始的記譜方法,可謂是中國古典音樂的“活化石”。


【覺囊梵音】
級別:國家級
類別:傳統(tǒng)音樂
公布時間:2011年(第三批)
保護單位:四川省壤塘縣
色彩盛宴
平分秋色
大地回春
夏樹蒼翠
秋意深濃
冰鋪雪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