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文化和旅游系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及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做好幫扶企業紓困和推動產業發展工作。各級文旅部門聚焦企業紓困,打好幫扶政策組合拳。各地文旅部門主動爭取政策支持,大力推動減稅降費政策落實到位,積極爭取財政資金支持,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政府投資工具,用好再貸款再貼現、小微企業信貸支持計劃等金融幫扶政策,為文化和旅游企業與金融機構對接牽線搭橋,切實為文化和旅游企業紓困解難。

       舉措

       四川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戴允康:推動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

       四川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重要論述,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產業發展。目前,全省在建和已簽約文旅重點項目636個。在文化和旅游部指導、支持下,四川推動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擴大文化和旅游領域有效投資。2019年至2020年6月,全省發行文化和旅游領域專項債券22支,發行規模96.57億元,發行規模占全國同行業的46.19%。

       四川以臺賬抓政策落實、以地方專項債抓項目建設,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以抓重點項目促進文旅產業發展。去年4月,全省統一舉行了文旅重點項目開工儀式,103個項目同時開工。四川還實施重點項目“掛圖作戰”、項目拉練、項目“一對一”秘書制等一系列有效舉措,積極推動簽約項目盡快落地、在建項目加快進度、建成項目如期投運。

       二是以完善推進機制促進重點項目落地。省委、省政府建立了全省文旅重點項目協調調度、運行分析、動態調整、投融資促進、定點聯系服務和督查考核“六大機制”。由省委副秘書長牽頭,省委督查室、省政府督查室、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和旅游廳等組織開展項目常態化督查,文旅重點項目推進情況納入各市(州)績效目標考核。定期召開省文化和旅游產業領導小組會議,統籌協調各部門強化要素保障,共同解決項目建設難點、堵點,確保文旅項目建設順利推進。每季度組織召開金融服務與文旅企業懇談對接會,目前已發布三批次全省擬融資文旅企業名單和項目清單。

       三是以創新發行專項債券促進重大項目融資。今年5月,省文化和旅游廳聯合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召開全省文旅重大項目申報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工作推進視頻會,指導督促地方做好專項債券申報工作。省文化和旅游廳還專門印發文件,加強分類指導和服務,強化專項債券資金使用監管,建立專項債券“發得出、用得好、還得上”的閉環機制。5月1日以來,四川累計發行債券總金額達53.95億元。

       接下來,四川將以幫扶企業紓困、推動產業發展為重點,進一步創新方式和舉措,著力破解文旅項目融資難的瓶頸制約,加快推動疫后四川文旅經濟恢復發展。

       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楊志純:多措并舉打好復工“主動戰”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江蘇文旅系統多措并舉推動文旅產業平穩健康發展,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文旅發展“主動戰”。

       創新政策措施,為企業紓困送上“及時雨”。推出了“1+6+18+12”疊加政策,“1”就是迅速落實向旅行社暫退80%旅游服務質量保證金的1項“急救”措施;“6”就是在省級層面出臺了紓困政策“蘇6條”;“18”就是出臺促進文旅產業平穩健康發展的“江蘇文旅18條”,推動文旅產業恢復發展、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12”就是出臺促進文旅消費12條措施,為促進文旅消費升級和產業發展提供新動能。

       抓好政策落實,為市場復蘇裝上“加速器”。江蘇正確處理防得住與放得開、促復蘇與增后勁、抓復工與強監管的關系,推動紓困惠企政策落地見效。一是以激活消費促產業復蘇。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演藝項目和沉浸式文旅產品,讓消費市場動起來、火起來。二是以線上線下融合促產業轉型。培育發展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數字文化、數字文旅產業。集智慧服務、智慧監管、智慧分析功能于一體的江蘇智慧文旅平臺已于7月16日上線。三是以擴大投資增產業發展后勁。搭建常態化的政銀企合作平臺,舉辦文旅項目集中簽約儀式,提前組織省級文旅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項目申報,明確對文旅融合類、新業態類項目給予重點支持。

       開展政策服務,為企業發展當好“貼心人”。江蘇文旅系統組織開展送政策進企業活動,全面梳理國家和江蘇省出臺的涉及文旅企業的普惠性支持政策,匯總成“政策工具包”,幫助企業了解政策、用足用好政策。利用江蘇衛視《政風熱線》欄目,直面企業訴求,解讀紓困政策,幫助企業解決復工復業中遇到的困難。建立政策落實領辦督辦機制,把支持政策細化深化為具體項目。聯合江蘇省紀委省監委駐省文化和旅游廳紀檢監察組,深入基層開展專項監督,督促各地把相關措施落實到位,真正讓企業得益受惠。

       下一步,江蘇文旅系統將繼續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文旅發展,努力加大文旅行業對疫情防控的貢獻、文旅消費對經濟發展的貢獻、文旅融合對人民美好生活的貢獻。

       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廣電體育廳黨組書記林光強:迅速出臺幫扶政策“組合拳”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旅游業帶來沖擊。為減輕疫情對海南旅游業的影響,幫助旅游企業渡過難關,海南省委、省政府迅速反應,出臺了一系列針對性舉措。

       2月5日,海南省政府出臺了《海南省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的八條措施》;2月9日,省政府辦公廳出臺支持海南旅游企業共渡難關六條措施;3月20日,省政府發布了《海南省旅游業疫后重振計劃——振興旅游業三十條行動措施(2020—2021年)》。以上措施有效減輕了旅游企業的經營負擔,降低了疫情對旅游企業的不利影響,切實幫助旅游業恢復重振。

       在激勵幫扶方面,海南省推出了“海南游、疫安心”旅游綜合保險產品,由海南省財政全額出資購買;從重點產業發展基金中安排1.5億元資金用于旅游企業貸款貼息、股權投資、創優評級獎勵;鼓勵保險公司開發旅游突發公共事故、安全事故保險險種,政府給予購買保險的旅游企業30%的補貼。

       在刺激消費方面,海南省大力倡導“海南人游海南”活動,引導景區、賓館酒店、免稅店、鄉村旅游點推出優惠活動。以免稅購物為核心吸引物導流國內游客到海南,上半年海南省免稅購物銷售額73.63億元,同比增長12.9%,特別是端午假期的銷售額同比增長80%。同時,在五一勞動節、中秋節、國慶節等重大節假日期間試行減免小客車過海費政策,其中五一假日期間的減免費用近2000萬元。4月30日至5月5日,全省港口車輛吞吐量超過10萬輛次,同比增長76%,新增旅游消費1.13億元。

       在“組合拳”強力推動下,海南省旅游業呈現積極恢復態勢。全省酒店賓館、景區、椰級鄉村旅游點等整體復工復產率超過85%,上半年接待國內外游客數量和旅游總收入分別恢復至上年同期的50.2%和44.8%。其中端午假期的旅游人數已恢復至上年同期的73.4%,比五一假期和清明假期分別提升8.7%、26.1%;旅游總收入也恢復至上年同期的59.9%,比勞動節和清明節分別提升17.9%、33.7%。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楊安娣:真金白銀用好金融扶持政策

       吉林省在用好金融政策、助力文旅企業紓困方面開展了以下工作:

       第一,真金白銀,精準施策。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廳從2月初開始對全省文旅企業經營狀況進行摸底,迅速調整工作重點,統籌調劑產業資金,于2月20日出臺《關于有效應對疫情支持文旅企業發展的13條政策措施》,重點對旅游滑雪場、冰雪旅游景區、鄉村旅游經營單位、旅行社、包機企業、航空企業進行補助。

       第二,金融助力,雪后陽春。以金融為重要抓手,與省內金融機構聯合,努力構建“中小企業普惠受益、重大項目精準服務”的金融服務體系,并以“點對點”方式對重大項目增加授信額度和信貸規模。一是用好用足貨幣政策。會同中國人民銀行長春中心支行建立長效合作機制,聯合印發《關于用好貨幣政策工具做好全省文旅企業金融支持工作的通知》,為文旅行業爭取到20億元再貸款額度和20億元再貼現額度,實行貸款利率上限管理;聯合中國工商銀行吉林省分行為文旅企業提供25億元新增授信額度,并給予同業最優貸款利率,對重點文旅項目采取“一對一”模式做好服務。二是創新文旅金融產品及服務。常態化開展“線上金融對接活動”,邀請銀行、股權投資機構進行政策解讀及答疑;推動成立“吉林省文旅產業投資聯盟”,搭建金融機構與文旅企業溝通平臺。三是精準幫扶文旅企業。上半年,協調金融機構為文旅行業提供抵質押貸款45.51億元、支持重點文旅項目38個、中小文旅企業201家。

       第三,超前謀劃,統籌推進。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廳于2月21日發布《吉林文旅“春風計劃”》,主要包括文旅企業扶持壯大、產業蓄能、產品提升、激發文化活力提振文旅消費、“雪后陽春”省內游復蘇、“吉行天下”對外營銷推廣、冬季市場引爆、宣傳領航、監管護航等九大任務48項具體措施。

       下一步,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廳將切實用好金融政策,助力文旅企業紓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全力推動吉林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甘霖:加大培訓鼓勵企業苦練內功

       為精準助力廣西文旅企業紓困,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研究提出“養精蓄銳,化危為機”的抗疫發展策略,抓住疫情防控“空窗期”,鼓勵文旅企業和從業人員苦練內功,助力文旅產業疫后全面恢復振興。

       積極創新培訓方式,助力企業停工不停學。創新推出線上為主、線下為輔、多種方式結合的文旅企業戰“疫”培訓新模式。一是云端課堂安全學。舉辦“助力旅游企業抗疫情”線上學習培訓班4期,免費為全區文化旅游行業1500名從業人員開展云培訓。二是重點人員集中學。舉辦文化和旅游行業“大培訓、大觀摩、大練兵”活動,組織廣西200名旅游企業骨干和優秀導游員分南、北、中三條旅游線路赴全區各地開展觀摩考察、學習培訓,觀摩培訓免費網絡直播,線上同時參訓人員最多達到1.21萬人。三是以會代訓多樣學。組織召開廣西金融支持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電視電話會議,學習拓展文化旅游企業融資渠道方法,為文化旅游企業搭建與金融機構對接平臺。

       不斷豐富培訓內容,助力企業員工能力素質全面提升。加強企業政策培訓,幫助企業更好了解政策、用好政策。線上培訓方面,側重理論學習,通過菜單學、點播學,滿足個性化學習需求。通過征集參訓學員培訓需求,不斷豐富課程內容。線下培訓方面,側重實操學習,通過“實地培訓”“實地觀摩”等方式,提升旅游企業骨干的業務水平和實操能力。

       積極拓展培訓主體,助力企業凝聚發展合力。推動行業協會在培訓服務文旅企業中挑大梁、擔重任、唱主角。加強與科技企業或平臺合作,讓企業服務企業,凝聚抱團發展共識,形成了廣西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政府服務引導,行業協會主導,企業協同互助”的文旅產業發展模式。廣西旅游協會與北京巔峰智業共同開設線上“共助文旅,抗擊疫情”旅豆學堂,制作上線文化旅游網絡公益課程,組織全區2.2萬余名文旅從業人員免費學習。與“先之教育”開展“先行者”公益助學計劃,通過合作開發、資源共享開通線上免費視頻課程及公益直播系列課。參加培訓的旅游從業人員信心明顯增強。

       中演演出院線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利:創新模式拓展“云演藝”市場

       疫情防控期間,線下演出受到影響。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和中演院線主動承擔起社會責任,依托互聯網等技術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線上公益文化藝術活動,獲得良好的社會效益。4月,創作中國首部線上戲劇《等待戈多》,兩幕演出超過29萬人次觀看;5月,借助中演院線和廣州大劇院成立10周年契機,聯合人民視頻等80多家視頻平臺,舉辦了全球規模最大的藝術家10小時直播活動,累計吸引1.3億人次觀看。5月以來,中演院線著力探索云演藝的新模式。

       面對疫情防控期間演出限座、文化消費低迷、劇場經營困難等難題,中演院線努力培育新業態,提高各項演出和活動的經濟效益。5月底,中演院線旗下的北京四海一家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攜手大麥網和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以優酷作為獨家視頻播放平臺,嘗試推出中國歌劇舞劇院打造的線上原創音樂劇《一愛千年》,這是文化央企聯合國有文藝院團,攜手互聯網平臺打造線下演出、線上付費觀看的創新之舉。

       6月24日,歌劇《馬可·波羅》在廣州大劇院成功復演。為做好這個重點項目,打造疫情防控期間的演出經營典范,我們主動求變,打造云劇院,聯合愛奇藝、優酷等視頻網站開辟線上演出渠道,打造IP、吸引流量,開發文創衍生品,通過商業化運作尋找冠名贊助,實現了降低虧損、提高效益、擴大影響力的經營目標。

       衍生品售賣和線上演出訂閱都是常態化的銷售,通過線上線下多渠道、長周期的經營模式創新,劇目不再只是傳統意義上的一場演出,而是一款長期可持續運營的線上演出產品。這種新的運營模式無論是在疫情防控期間還是在未來,都將對我國演出產業化運營具有積極借鑒意義。

       我們將踐行“以演出為中心環節”的責任和使命,推進中演院線各直屬劇院的思想和業務建設,加強絲綢之路國際劇院聯盟交流合作,努力成為講好中國故事、展示中國風采、抒發中國情懷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和連接“一帶一路”文化交流的橋梁和紐帶。

       北京保利劇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姚睿:高雅藝術上“云端”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保利院線以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積極推動復工復演工作,探索高雅藝術演出的云端新模式。4月開始,保利院線和演出公司推出“保利Art云上音樂廳”系列,包括一場線上云音樂會以及三場在上海城市劇院線上線下同步上演的音樂會。

       保利院線堅持內容為王,積極進行劇場內外多種演出形式相結合的嘗試。

       第一,依靠優質內容吸引觀眾回歸劇場。6月19日,南京保利大劇院成功舉辦疫情以來首場市場化演出——“2020·南京戲劇節”開幕大劇·話劇《白鹿原》,原計劃演出兩場,后因南京觀眾熱情高漲,加演1場。這說明,優質的演出內容仍然是觀眾、市場最需要的。

       保利劇院公司總部計劃下半年安排演出1951場,其中,音樂劇類演出1212場、音樂類演出496場、戲劇與舞蹈類演出243場,包括中國愛樂、中芭、中歌等一批重量級演出團體都將回歸劇院,與觀眾重逢。同時,穩步推進公司投資的一些原創作品,盡快與觀眾見面。

       第二,積極探索劇場外和景區演出項目落地,尋找新的發展點。下半年,保利將利用游戲《王者榮耀》的影響力,推出王者榮耀劇場外視聽版音樂會和景區山水版交響音樂會,將文化與科技、旅游相結合,并結合線上直播運營,促進當地“夜經濟”與旅游發展,實現“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目前已經與上海、杭州、哈爾濱等多個城市商洽。

       疫情以來的實踐使我們深刻認識到,演出行業要依靠優質內容和完美策劃吸引觀眾購票,要依靠劇團、經紀公司和劇院共擔風險,要依靠平臺流量獲得分成收益,創作、生產、營銷、傳播等多個環節共同努力,才能共渡難關,共謀發展。

       疫情是考驗,也是機遇,保利將不斷加強優質內容引進和創作,提高線上線下整合營銷能力,開拓線上演出和室外演出的新增長點,推動行業不斷發展,踐行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

       廣州文化金融服務中心總經理陳澤文:金融服務重實效

       廣州文化金融服務中心及時推出服務文化和旅游企業共渡難關十大舉措,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疫情發生以來,中心累計服務企業2376家,協調廣州市14家文化特色銀行為企業提供信貸支持,貸款余額120億元。

       積極建立紓困基金,完善服務體系。在全國率先設立2億元的文旅產業紓困基金,依托中心搭建的“一會一庫一體系,多園多金多聯盟”模式,為全市文旅企業提供投融資服務。通過市文化金融發展促進會調研走訪會員企業,及時了解企業經營情況和融資需求。發動廣州文化產業專家庫各領域專家,為企業提供法律維權、投融資等業務線上答疑和主題培訓服務。借助“廣文”文化企業信用評價體系,為企業提供增信服務。自疫情發生以來,中心為全市268家企業免費提供企業信用評價服務,共免除費用100余萬元。中心將紓困資金的相關情況及時報送有關政府部門,并向社會公布,為各級部門制定紓困復產政策提供參考。

       積極適應新形勢,提升服務數字化水平。疫情發生以來,中心調整業務模式,線上線下結合。線上提供實時化、動態化服務,線下做好跟進,積極支持并引導文旅企業足不出戶、網上辦事,為企業和資本對接提供全方位無接觸服務。依托網絡平臺開展線上路演和對接會,疫情發生以來累計舉辦48場線上文化旅游金融路演和項目對接活動以及38場線下投融資輔導活動,建立每周一次的常態化路演對接機制。通過各類型活動,累計輔導培育446家企業。

       截至6月30日,中心協調市文化特色銀行、市文化小貸中心、市文化融資租賃中心等,為127家中小微文旅企業投放貸款,累計貸款余額4.8億元,達成意向的擬投放貸款額度49億元,涉及企業219家,做到了2019年廣州市優選文化和旅游投融資項目全覆蓋。

       長沙天心文化產業園管理委員會主任謝巍:政策落地保暢通

       疫情發生以來,長沙天心文化產業園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工作,推動各項政策對接落地,及時協調解決企業問題,園區經濟保持平穩發展。目前,園區企業復工率94%,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復工率95.2%。上半年,園區新引進企業100余家,文化企業總營收超30億元,辦理各類商標版權登記3700余件。

       發揮一線作用,狠抓政策落地。面對疫情影響,園區幫助企業用好相關扶持政策,推動租金、稅收、貼息、人才等政策全面落地。園區平臺公司為企業減免租金900余萬元;根據天心區區域經濟獎勵辦法,加快兌現企業扶持資金1600多萬元;大范圍梳理企業融資需求并幫助企業對接金融機構,幫助企業獲得貸款3168萬元;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區長接待日”,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26個;通過云招聘、云會議、云辦公、云培訓等形式,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全方位支持。

       完善配套服務,護航企業發展。疫情發生后,園區第一時間成立疫情防控指揮部,設立6個專項工作組,實行片長、樓長、特派聯絡員制,指導常駐企業抓好疫情防控。通過開展公租房配租、增加園區巴士班次、繼續推進充電樁建設等工作,為企業員工創造更舒適便捷的工作環境。根據長沙市和天心區“大干一百天實現雙過半”競賽活動要求,組織園區企業積極參加文化旅游消費季、商圈購物節、汽車消費節等活動。

       堅持黨建引領,營造良好環境。園區借助“創谷紅星”黨建品牌,組織企業黨員參加主題黨日,黨員志愿者、優秀青年企業家分享匯等活動,以黨建帶動企業團隊建設。同時組織企業參加“每周一學”“天心贏商學院”“天心夜校”等學習交流活動,為企業應對疫情、謀求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下一步,園區將按照有關決策部署,暢通政策落地和服務保障的“最后一公里”,努力將長沙天心文化產業園打造成為全國文化產業發展高地,將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的牌子擦得更亮。

       時評

       以更大力度推進行業擴大復工復業

       7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召開電視電話會,就文化和旅游領域幫扶企業紓困、推動產業發展開展經驗交流和進行工作部署。在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扎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的關鍵時期,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進入最后的沖刺階段,這次會議必將進一步激發文旅系統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進一步增強發展的信心和干勁,對全國文旅企業來說無疑更是一針“強心劑”。

       今年以來,面對疫情給文旅行業帶來的前所未有的沖擊和影響,各級文旅管理部門和各地政府始終把幫扶文旅企業紓困作為積極應對疫情、加快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千方百計幫助文旅企業渡過難關,全力以赴促進文旅行業復工復產。中央決策部署有方,各地政府措施有力,文旅部門行動有效,文旅企業積極有為,推出一系列既有減壓降負也有激勵幫扶、既有扶危濟困也有刺激復蘇、既有短期應急也有長遠振興的“硬核”政策措施,取得了階段性的重要成效,涌現出很多可借鑒可參考的經驗做法。

       盡管當前文旅發展依然面臨一些挑戰,但持續向好、穩定發展的中長期趨勢沒有變,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總體態勢沒有變。全國文旅系統要準確把握國家發展大勢,認清文旅產業發展趨勢,敏銳洞察危機中蘊含的產業優化升級新機遇,既要立足當前也要著眼長遠,既要應對變局也要開拓新局,以更強信心、更大力度、更實舉措統籌做好幫扶企業紓困和推動產業發展工作。

       要聚焦企業紓困,打好幫扶政策組合拳。各級文化和旅游部門要進一步推動稅收、社保、能耗價格、租金補貼、貸款貼息等各項扶持政策落地、落細、落實,切實減輕文旅企業經營成本,穩住市場主體,穩住就業基本盤。主動為文旅企業與金融機構對接牽線搭橋,用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政府投資工具,用好再貸款再貼現、小微企業信貸款支持計劃等金融幫扶政策,不斷推進文旅與金融合作的產品創新、服務創新、機制創新。

       要善于化危為機,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數字經濟的到來,催生出許多文旅融合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有效化解了市場的堵點難點,數字文旅產業展現出巨大的活力和潛力。要緊抓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數字技術快速發展的機遇,釋放數字化對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全面培育文旅產業新動能。持續鞏固云演藝發展勢頭,推動演藝企業、機構“上云上線”,積極探索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要狠抓安全管理,筑牢企業發展生命線。針對跨省團隊游有條件恢復和電影院有序恢復開放營業,要堅持常態化疫情防控不放松,認真落實文化和旅游部關于推進旅游企業擴大復工復業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從容預判、狠抓落實、積極應對。加強文化遺產、文化和旅游設施保護,突出抓好汛期旅游安全,確保全國文旅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

       全國文旅系統要認真貫徹落實會議精神,下大力做好幫扶文旅企業紓困和推動文旅產業發展工作,確保完成年度工作目標任務,努力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特約評論員王紅彥)

       聲音

       疫情對旅游業沖擊很大,減稅降費政策為企業帶來了最直接有效的幫扶。我們積極對接申報,目前已享受免征今年1月至6月增值稅、附加稅共431171.43元,減免今年2月至6月社會保險費1614961.76元。此外,今年第一季度房產稅、土地稅,景區預計可獲減免290007.21元。這些政策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景區經營壓力,增強了我們恢復生產的信心。近日,隨著跨省團隊游恢復,景區游客多了起來。我們投資新建的卡丁車項目受到親子游客歡迎,升級改造后的大型實景沉浸式演出《檳榔·古韻》和新推出的體驗項目《熱帶風暴》也人氣頗高。我們將不斷扎實練內功,一邊抓“增收”一邊抓“節支”,力求為游客提供嶄新的體驗。

       ——海南檳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區總經理吉貴

       復工復產以來,相關調研組兩次上門調研,幫助我們用好相關扶持政策。我們申報并獲批了湖南省“2020年文化和旅游業戰疫情、促發展省級專項資金”。我們還享受到免征中小微企業養老、失業和工傷保險單位繳費以及免征服務增值稅,執行期限全部延長到今年底,并獲得返還2019年度失業保險50%以及暫退80%旅游服務質量保證金。此外,我們還獲得小微企業貸款100萬元。這些政策有力穩定了企業員工隊伍,幫我們解決了許多實際困難。

       對于下一步發展,我們建議按當地當年最低工資標準向旅行社企業發放穩崗補貼;給予旅游中高級人才特殊津貼,搭建旅游人才免費培育計劃,鼓勵支持高級人才創新創造。

       ——湖南中鐵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長熊德祥

       疫情期間,創圖獲得了來自各方面的幫助和支持。公司總部和各分子公司分別獲得了一個季度到半年不等的社保公積金延緩繳納資格,公司總部所在園區也給予我們長達半年的房租延緩繳納支持。公司總部基本戶開設銀行為我們提供了近1000萬的信用貸款,緩解了企業部分資金壓力。

       對于加快企業復工復產進程,從企業角度來講,減免企業經營稅和員工個人所得稅是最直接的幫扶方式。同時,希望相關部門出臺鼓勵和引導5G等新技術應用的政策,加大相應資金投入,搭建供需交流對接平臺,給企業帶來更多創新發展機會。

       ——上海創圖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包嘉會

       2017年我來到天柱山投資開發了陌上海心谷民宿。民宿開業兩年來生意一直不錯,平均入住率達60%以上。2019年底,在當地政府支持下,我投資開發了第二家民宿——陌上天鵝堡民宿。

       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民宿經營面臨困境。陌上海心谷民宿憑借原來積累,經營勉強過得下去,但新開業的陌上天鵝堡民宿處境較為艱難。

       政府出臺紓困和幫扶政策后,相關部門主動聯系了我。天鵝堡民宿獲得了6個月的房租減免。今年3月,當地政府為服務業減稅,也給我們減輕了不少壓力。5月,潛山市文化旅游體育局把2019年35萬多元的相關獎補及時支付給了我們,還專程向我介紹了金融信貸信息。

       目前,我的兩家民宿生意開始好轉,海心谷民宿訂單已經排到了8月份,天鵝堡民宿也接到了好幾個外地企業團建的訂單。

       ——安徽天柱山陌上海心谷民宿負責人陳李軍

       我們酒店位于峨眉山景區報國寺片區。酒店原計劃今年初進行升級改造,但受疫情影響,峨眉山景區關閉,酒店停止營業,資金周轉日益緊張,升級計劃也擱置了。

       4月,峨眉山農商銀行主動與我們對接,并組建金融小分隊,提供“上門簽字、上門送貸”等服務,為我們快速完成了貸款審批等流程。提交申請的第二天,我們就獲得了150萬元貸款,可謂是“及時雨”。我們用這筆貸款對酒店進行了客房升級、景觀改造等,以全新面貌迎接游客。此外,峨眉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為我們酒店減免了3個月租金,共計約25萬元。

       ——四川省峨眉山市靈秀印象酒店總經理王云

       疫情發生以來,省市縣各級部門都對我們十分關心,多次調研企業復工復產情況。今年2月,臨朐縣人社中心通過落實階段性減免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以及降低醫療保險繳納比例等政策,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復工復產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自2月17日復工復產以來,各項工作有序推進,職工已全部返崗。今年1月至6月,我們主營業務收入1746萬元,稅收195.1萬元,較去年基本持平。我們為威海石島設計制作的高39米的不銹鋼雕塑《鳳鳴石島》,也在克服重重困難后于4月底安裝完成。下一步,我們將加強銷售工作,穩固發展國內客戶,大力開發國外業務,升級華藝工業旅游和陶藝體驗中心項目,同時提高專業技能,打造更多藝術精品。

       ——山東華藝雕塑藝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傅紹相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麻传媒精品国产AV| 久久精品乱子伦免费| 国产精品美女网站|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成人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一区| 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自偷自拍无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天天影视| 九九精品99久久久香蕉| 99精品热女视频专线|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蜜臀浪潮 |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电影网| 精品一区二区AV天堂|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 四虎精品在线视频| 在线观看麻豆精品国产不卡| 国产色无码精品视频国产| 国产精品久久久小说|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专区| laowang在线精品视频| A级精品国产片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福利国产琪琪|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理论片不卡| 三上悠亚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国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蜜臀| 国产一级精品高清一级毛片| 国产乱码精品一品二品| 久久精品免视看国产成人| 99久久精品国产亚洲| 亚洲91精品麻豆国产系列在线 | 99精品高清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亚韩精品无码a在线| 亚洲αv在线精品糸列|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免费蜜桃| 日韩精品免费一级视频 |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v片在线观看不卡| 久久精品水蜜桃av综合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