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低頭迎遠客,草毯泥氈扎營盤”。
紅軍老戰士回憶:紅軍長征最艱難的歲月,是湘江的槍林彈雨,是烏江的急行軍,是赤水河的千回百轉,是金沙江的四兩撥千斤,也是大渡河的爭分奪秒。而紅軍長征最艱難困苦、最孤苦無依、最進退兩難、最淋漓盡致展現九死一生場景的地方,更是阿壩的雪山,阿壩的草地。
1 最后的土司,最大的官寨
1935年7月,中央紅軍行軍到馬爾康卓克基納足溝一帶,一個巨大的建筑物擋住去路,這就是雄踞在山崖的土司官寨。
卓克基官寨是目前四川最大的土司官寨,美國著名作家索爾茲伯里贊譽其為“東方建筑史上的一顆明珠”。官寨最后一代土司索觀瀛借鑒漢地建筑精華,修筑了這座融藏漢建筑風格為一體的官寨。官寨主體由高大的石木樓房組合而成,沒有用一顆鐵釘,結構全部由木頭穿插銜接而成,展示了當地嘉絨人民的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藝。
2 梭磨河谷,紅色記憶
卓克基官寨地處一個重要的三岔路口。從小金一路走來的中央紅軍,在卓克基分為了兩路縱隊,包抄北進。右路軍的行軍路線是翻雅克夏山、昌德梁子、打古山、從黑水經紅原向若爾蓋挺進;左路軍則經馬爾康,最后在若爾蓋會合。
紅軍長征在阿壩境內的后三座雪山像三只攔路虎,虎視眈眈地橫在查針梁子南側。當年,蔣介石根據得到的情報判斷,“坐以待斃”的紅軍,即使“困獸猶斗”,終將注定“插翅難飛”的命運:不出一月,紅軍將在這條河谷全面終結,要么凍死,要么餓死,總而言之就是兩個字:困死。紅軍別無選擇,必須翻過雪山,越過雪山那面的草地。
3 雅克夏山
雅克夏山是中央紅軍在阿壩翻越的雪山之一,山下建有紅軍紀念碑,山頂埡口處有全國海拔最高的紅軍烈士墓,與色地壩、年朵壩大草地等紅軍遺跡相映生輝。翻越這座險要的雪山,不少指戰員都獻出了年輕的生命。當年,中央紅軍1、3軍團林彪、彭德懷部與中央機關向黑水前進,翻雅克夏山(埡口山或馬塘梁子),抵達黑水蘆花,隨即翻昌德梁子、打古山,之后到達沙窩(今松潘縣血洛寨),7月下旬,中共中央進駐毛兒蓋(今松潘毛爾蓋)和黑水。
阿壩文明源遠流長
歡迎你們追尋阿壩州“遠古之聲”
走進阿壩州聽“文化之聲”、賞“悅動之聲”
走遍千溝萬壑
嘆山高水長“自然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