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婷
“文化川軍”,活力天府。6月7日,第十九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四川展區,序廳高清大屏上循環播放著三星堆“再醒驚天下”、四川明星大熊貓“花花”、樂山大佛等精美海報,周圍的數字裝置上,不少亮眼的數據展示著“文化川軍”五年來發展壯大的歷程。
“全國第八,7家,9個,4797.3億元……”在序廳上,這些數字被燈光點亮,記錄著一個個“文化川軍”的高光時刻。近年來,四川以高度的文化自覺推進文化建設,通過深化改革創新、加強政策引領、優化產業布局、壯大市場主體、推動集聚發展,全省文化產業持續快速發展。在中國人民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中國省市文化產業發展指數”中,四川省文化產業發展綜合指數排名躍升至全國第八位。
從具體產值來看,四川省文化產業增加值從2016年的1323.78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2441.3億元,年均增長13%。截至2022年,全省共有規上文化企業2424戶,實現營收4797.3億元,利潤總額552.3億元,資產規模7902.6億元,各項指標穩居西部首位。四川擁有各類文化產業園區(基地)101個,其中國家級園區32個,集聚效應日益凸顯。這樣的成績也離不開政府和社會的支持,“天府文產貸”創立至今已累計向文化企業發放貸款9.81億元。
“四川文化產業發展速度和總體實力位居全國第一梯隊和西部第一。”四川省經濟合作局副局長易旸解析,近年來四川相繼出臺《四川省引導扶持文化企業發展六條措施》《四川省重大文藝項目扶持和精品獎勵辦法(試行)》等多項支持政策和配套服務舉措,拿出真金白銀支持企業發展。易旸表示,希望通過本次文博會,四川能與更多合作伙伴共同推進“文化+”產業的集聚和發展,深入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助力文化普惠事業發展,積極參與到鄉村振興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