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敏
10月12日晚,以蜀道文化保護傳承為主題的新川劇《蜀道行歌》迎來首次公演,600余人到場觀看。同樣火爆的,還有廣元剛推出不久的古蜀道徒步游,今年中秋國慶假日期間,廣元推出的3條“古蜀道徒步游”線路接待游客達6.75萬余人次。
在保護好古蜀道的同時,如何用好用活古蜀道資源?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廣元大力推進文化保護傳承,深入開展蜀道文化研究,從文旅產業入手,不斷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改善民生福祉,助力廣元高質量發展。
“我家世代住廣元,文脈傳承到今天……”10月10日,廣元大劇院里,川劇《蜀道行歌》的80余名演員正在緊張排練,為公演做準備。該劇講述了一名廣元年輕文物工作者,通過重走古蜀道,領悟蜀道文化的精神內涵,最終在平衡責任和夢想中,實現個人理想和家國情懷的融合統一。
“希望通過這個劇,傳播文物和文化遺產知識,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該劇編劇杜林說。
將古蜀道古柏舞臺化,只是廣元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用好用活古蜀道資源的一大探索。當前,廣元正加快大蜀道博物館、中子鋪遺址博物館等建設,積極申報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利用“雙試點”,文化保護傳承邁出有力步伐。
“擺渡車直接把我們從劍門關景區送到了攔馬墻景區,很方便。”日前,在攔馬墻景區外,來自甘肅的游客李先生稱贊道。今年中秋國慶假期,劍閣縣組織了102輛景區擺渡車,圍繞古蜀道徒步游開設了多條免費擺渡專線,打通服務游客的“最后一公里”。
廣元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廣元積極回應百姓訴求,推動解決群眾難題,增加了一批旅游配套設施,在首批推出的3條古蜀道徒步游路線沿線,設置路標、指示牌、公共衛生間等,提升游客體驗感。劍閣縣還在假日期間開放政府大院、企事業單位空地等,供游客免費停車。
通過文化產業改善民生福祉,廣元還開展了戲曲進景區、文化進景區、線上文藝作品精品展、線上知識競答等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動,白花石刻、麻柳刺繡、喚馬剪紙、白龍花燈等非遺項目和傳統技藝走近普通群眾,讓群眾享受到精彩的文化盛宴。
下一步,如何進一步做好文化傳承保護工作?廣元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把開展主題教育同推動中心工作結合起來,以舉辦大蜀道國際文化旅游節和全市文化旅游發展大會為契機,力爭簽約一批蜀道文化傳承利用相關的重大文旅項目,打造一批蜀道文化相關的精品力作,同時,提高公共文化服務覆蓋面,擦亮蜀道文化這張名片,讓群眾共享文化發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