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陳昊 肖瑩佩 文/圖
相約廣元,共享文旅盛宴,共賞金秋美景!
10月26日,省政府新聞辦在成都舉行第十三屆大蜀道國際文化旅游節新聞發布會,廣元市副市長伍榮華表示,此次文旅節將于11月1日開幕,主題夜游、餐飲評比大賽、生態產業投資大會等一系列活動將持續至12月底,“我們將會呈現一場主題突出、特色鮮明、精彩紛呈的盛會,展現一個自信、開放、包容的廣元。”
此次文旅節有何特色亮點?準備情況如何?廣元如何進一步傳承和弘揚蜀道文化?廣元市相關負責人進行了介紹。
看亮點 突出國際化和體驗感
7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來到廣元市翠云廊,聽取古蜀道發展歷程、翠云廊整體情況介紹,沿古道步行察看千年古柏長勢,詳細詢問歷史上植柏護柏情況。
“本屆大蜀道國際文化旅游節就是進一步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的一大舉措,旨在擴大蜀道文化影響,讓世界級的資源帶來世界級的流量,推進廣元建設大蜀道國際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康養度假勝地。”伍榮華介紹,大蜀道國際文化旅游節從2010年至今已成功舉辦12屆,本屆文旅節以“行走大蜀道 康養曾家山”為主題,開幕式和主要活動將在廣元市朝天區曾家山旅游度假區舉行。
本屆文旅節有哪些主要活動?伍榮華表示,包括開幕式、“投資四川·矚目廣元”大蜀道文化旅游暨生態產業投資大會、“古風今韻繡蜀道”主題夜游、2023年“廣元美味”餐飲評比大賽在內的7大活動都將在11月上旬陸續舉辦。
相比往屆有哪些亮點?“既要放眼國際,也要群眾廣泛參與。”廣元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羅全生說,今年將原“大蜀道文化旅游節”更名為“大蜀道國際文化旅游節”,增加了“國際”二字。廣元邀請國際友人參加開幕式互動,并將舉行“賞紅葉 品美食 感知廣元非遺”留學生看廣元等系列活動,提升蜀道文化和廣元的國際知名度。同時,將舉行曾家山萬人八段錦、廣元市首屆民間文藝展演大賽等眾多群眾文旅體活動,充分調動廣大市民參與積極性,把大蜀道國際文化旅游節辦成廣元群眾的“狂歡節”、外地游客的“嘉年華”。
“我們把文化展示、美食品嘗、戶外活動、新業態體驗、網紅打卡等多元素有機融合,廣大游客將在眾多活動中分享健康快樂。”廣元市朝天區委副書記、區長張駿介紹,節會期間,還將舉辦2023中國曾家山萬人八段錦集中展演活動,2023曾家山冰雪溫泉節和滑雪挑戰賽,將邀請知名專業運動員與廣大游客互動表演。
當前,正值廣元紅葉觀賞佳期,松塔累累,層林盡染,張駿邀請大家來廣元感受秋色美景,體驗曾家山的驚、奇、險、俊、美,共赴美景盛宴。
看準備 打造新景點培育新業態
今年中秋國慶假期,廣元市45家A級旅游景區共接待游客150.81萬人次,同比增長3.7倍。實現門票收入2166.92萬元,同比增長10倍。
面對快速釋放的需求,廣元如何準備這次盛會?
“我們建成了吊灘河、望遠山、林家壩子等15個特色景點。”張駿說,同步提升了雪溪洞、川洞天坑沉浸式燈光,中子鋪遺址博物館即將完成布展。
除了新景點,還有新業態。朝天區新建成榮樂古街、原鄉商業街,改造提升漢王老街、漢王后街,新培育望遠山單板滑雪賽事中心、“飛拉達”攀巖、騎游等10余種新業態,打造了曾家山高山露地蔬菜、花千谷、藍莓園等農旅融合樣本,龍神閣看日出觀云海、漢王老街水景觀等新業態備受廣大游客青睞,成為曾家山新的網紅打卡地。
設施配套也逐步完善。廣元啟動了G5京昆高速復線曾家山連接線、黑石坡至曾家山旅游快速通道建設,建成22公里中曾旅游快速通道、53公里生態旅游環線,沿途美景目不暇接。同時,朝天區開通了景區巴士和曾家山旅游環線公交,景區景點互聯互通,實現“快進漫游”。
朝天區現有酒店、民宿、農家樂1300余家,總床位2萬余張,曾家山康養醫院投入營運,曾家鎮集中供水工程、旅游配套基礎設施等項目竣工投用,重點旅游區電力、通信網絡改造升級。此外,明月峽景區改造提升棧道文化陳列館,配套建設酒肆、明月茶驛等,成為近郊游的首選地。
看機遇 融合發展傳承蜀道文化
本屆文旅節,既是呈現廣元文旅新發展的盛會,又是投資互鑒、促進政企合作的平臺。
借助文化旅游搭臺,如何唱好經濟合作和招商引資大戲?廣元市經濟合作和外事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楊柳介紹,廣元市將“投資四川·矚目廣元”大蜀道文化旅游暨生態產業投資大會(簡稱“投資大會”)作為大蜀道國際文化旅游節活動的重要組成內容,確定在每年節會期間召開。
“我們從今年初就著手準備,精心策劃包裝一批優質文旅康養項目,向社會重點推介招商項目39個,總投資額近650億元。”楊柳說,為高質量辦好此次投資大會,該市向國內知名、有投資意愿及重點對接的相關企業發出參會邀請,目前已明確參會企業100余家,預計今年投資大會可簽約文化旅游暨生態產業項目50余個,簽約資金200余億元。
本屆文旅節,既是展望廣元文旅融合發展的新希望,也是千年古蜀道的文化新演繹。
蜀道在廣元境內綿延近300公里,全市共有蜀道文化遺產點130余處。如何加快推進蜀道保護利用、進一步傳承和弘揚蜀道文化?
羅全生表示,該市科學劃定劍門蜀道遺址保護范圍和建控地帶,系統推進考古調查勘探、保護展示、標識體系等工程,全面推進蜀道申遺,推動蜀道廣元段創建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推進劍門蜀道遺址本體修繕保護,實施昭化古城城墻修復利用、明月峽古棧道遺址保護利用等項目,加強蜀道沿線遺址遺跡保護修復,強化文化保護傳承。
同時,該市將深化蜀道文化研究,搭建廣元歷史文化綜合研究平臺,開展蜀道文化等地方文化整理、挖掘、研究;推進文化傳承創新,突出公共空間文化景觀設計和塑造,形成多層次文化景觀體系,彰顯山水人文公園城市特色;擴大蜀道品牌影響,拓展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中遠程市場,依托國家駐外機構、國際友好城市、北上廣深等城市及國際旅行商,開拓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