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天銳 何勤華)6個縣(市)、18個點位……近日,涼山州精品旅游線路現場拉練會舉行,與會者分兩組前往全州部分景區,看發展變化、學經驗方法,助力景區持續發展。
今年以來,涼山挖掘“彝海結盟地·五彩大涼山”豐富內涵,持續做強“夏季清涼·涼山真涼”“冬季暖陽·涼山不涼”全域全時旅游品牌,推出精品線路,增場景、提品質、擴影響,推動文旅深度融合,加快建設文旅強州,打造四川省文藝副中心。
涼山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文旅資源豐富,一年四季皆宜游,但景點較分散、部分景區業態較單一等狀況,也導致旅客深度游缺乏,制約著涼山旅游業發展。
如何破題?涼山提出全面推進文旅強州戰略,擦亮全域全時旅游品牌,以文旅產業為先導構建完善現代服務業體系;通過打造文旅新場景、新業態,推出縱貫全州的精品路線,積極發展全域全時旅游。
新景點,新業態。年初,西昌建川電影博物館聚落首期開館,未來,這里將被打造成世界規模最大電影博物館群;同城煥然一新的大石板古村,以其風格各異的民宿集群與古村風貌成為備受青睞的網紅村;今年首次舉辦的大涼山燒烤節,讓眾多食客流連忘返。
新項目,新機遇。5月23日至24日,“五彩涼山·夏季清涼”文旅招商推介會舉行,對冕寧航天文旅產業園等6個項目作重點推介,共簽約項目23個,總金額117.65億元;今年以來,螺髻山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改造提升等重點項目有序推進。各方頻繁互動,為涼山文旅發展帶來更多機遇。
新線路,新規劃。在旅游景區和線路打造中,涼山著眼規劃先行,為旅游發展提供保障。其中,通過對旅游景區進行東西南北中五線布局,將分散多元的景點化點為珠、串珠成鏈、并鏈成片,實現全域一體化發展。近日發布的四川瀘沽湖旅游策劃和概念性規劃設計方案,以“世界的瀘沽湖”為愿景,提出建設“世界旅游目的地、文化景觀遺產地、摩梭家園共富地”三大目標,探索四川瀘沽湖高水平保護與高質量發展。
涼山文化底蘊深厚,近年來非遺、演藝、文博等競相發展。如何進一步發揮優勢,變文化資源優勢為文旅發展勝勢?“我們將深挖文化內涵,擦亮文化名片。”涼山州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涼山將繁榮文藝精品創作,培育多種藝術形式,推出更多民族文藝精品;同時指導實景劇《阿惹妞》提檔升級,不斷豐富文旅產品形態,并把火把節打造成為涼山文旅融合的超級IP。